首页 >  书香 >  正文

《经典咏流传》古诗新唱 老知识新形式相得益彰

2019-03-06 06:56 来源 : 广州日报        作者:莫斯其格

分享至

近日,央视因为节目编排关系,《经典咏流传》宣布延后播出,这一消息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节目的录制消息、往期节目的视频,都引起网络热议,甚至一度冲上热搜。不少观众认为,《经典咏流传》让观众在鉴赏歌曲的同时领悟诗词精髓,更好地融入意境。

与此同时,一首《生僻字》成为“网红神曲”,有网友称,对照歌词唱了几遍歌曲,轻松把几十个生僻字读音记住,“下一步就是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字词的出处和含义”。在歌曲中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知识,这些不同于知识灌输式的创新形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亘古绵延的“古老”知识,正与富有巧思的“年轻”形式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选用经典更加丰富和广泛

去年,《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节目播出时,成功掀起一股“诗词音乐热”。如今,第二季节目延续“和诗以歌”的形式,将更多的诗词经典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让诗词经典乘着歌声的翅膀传唱四方。节目一开播就吸引了大批观众的追看,谭维维大气激昂的《山高路远》、赵照与齐豫催人泪下的《乡愁》、王源意气风发的《长歌行》,还有清华大学校友合唱团光芒闪烁的《登鹳雀楼》,均朗朗上口、荡气回肠。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在经典选用上更加丰富和广泛。从时代上,增加了唐宋以外,特别是近现代作品的比重;从体裁上,更多尝试诗词之外的文学著作。比如在第三期节目中,主修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国博士生克丽丝叮带来一首《梦蝶:一百万个可能》。她将《庄子·齐物论》和李白《古风(其九)》两篇经典与自己一首点击量3亿多的“网红”歌曲融合,重新作词演绎,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了让观众在鉴赏歌曲之前就能领悟诗词精髓,更好融入意境,本季《经典咏流传》将“解析”环节前置,每首歌曲的结构变成:专业朗诵、文学评析、演唱经典、鉴赏互动。同时,本季节目还增加了外拍小片和第二现场,使得经典歌曲在演绎之前就有充分的酝酿和铺垫。

节目中,鉴赏团成员康震说到,古人的诗歌替大家说出了心里很想说出的一些话。“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重新发现经典诗词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从诗词中汲取心灵滋养,获得前行的动力,才是真正“让经典再流行”。

观众则认为:“自从开始唱这些歌,背古诗可以事半功倍。”“音乐之美、人声之美和文本之美在这种松弛的状态下特别容易共振。”

囊括70多个生僻字,《生僻字》火遍全网

最近,一首《生僻字》火遍全网,不仅原唱版本数次登上热搜,新春期间在各大卫视晚会上也有不同的演唱版本。这首“有史以来最难写出歌词的歌曲”,囊括70多个生僻字,被网友认为堪称“中文十级测试”。

“魃魈魁鬾魑魅魍魉……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这首《生僻字》,不仅包含了“又双叒叕、火炎焱燚、水沝淼 ”等网络热词,还有“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觊觎、龃龉”等让高中生经常头疼的生僻字。

创作出这首作品的是90后小伙陈柯宇。陈柯宇是苏州人,200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通俗演唱专业。《生僻字》是他2017年11月创作推出的,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2018年12月,陈柯宇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自己唱《生僻字》的视频,这首歌迅速走红。

说起当时的创作背景,陈柯宇表示灵感来自网络热词“又双叒叕”。“看到这四个字,虽然明白网友想表达的意思,但是后两个字不知道怎么念,就专门去翻了字典,查完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字这么读。”联想到平时刷微博也经常看到一些生僻字,陈柯宇就萌发了用生僻字创作一首歌曲、让生僻字不再生僻的想法。“一方面可以让成年人认识这些字,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们从趣味中学会这些字。”发行这首歌时,陈柯宇建议:“以后再也不要‘又又又又’了!‘叒ruo四声’‘叕zhuo二声’!这首歌包含70多个不寻常的词!我不知道这首歌会不会火,但我真心希望这些传扬中国文化正能量的歌能被更多人听到!”

如今这首歌不仅被全网传唱,还出现了很多翻唱版。根据《生僻字》曲调重新填词的美食篇、中医药篇等改编版也有不少。

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这首歌传播了传统文化,让自己听歌的同时学到了生僻字,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有网友为这首歌配上了沙画版本的视频,还有网友为这首歌配上了自己创作的手指舞。还有人则笑称,自己“外语不认识也就算了,原来中文更成问题……”“这是史上最难的中文歌,语文老师都要听到怀疑人生!”

网络之外,歌曲的热度也在不断蔓延。据悉,在一些中小学,语文老师把《生僻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牢记读音,同时查阅字典了解每个字、词的出处和含义。

专家看法:“年轻人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探索”

在学界专家看来,在如今这个“人不离机”的时代,提笔写字成了稀奇事,而各种智能输入法所具有的联想、组词等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拆解了大脑对于汉字结构的认知。“一首《生僻字》或许谈不上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但它的确牵引着很多人开始关注汉字、读懂汉字,它代表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

也有专家认为,生僻字之生僻,原因之一在于用得少、见得少。歌词中有些词相对而言使用频率高一些,如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这一类,认识并且会使用会带来一些便利,另外一些生僻字,如叕、燚等,现代人已经很少碰到,认得并没有太大用处。“我们要记得并且会使用一个字、词,最好是放到具体的语境里面,上、下文语音连贯,或者能够提供联想。《生僻字》里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字放到一起,于是产生了网友提出的‘离歌不认字’的现象。”

在《生僻字》之外,一首《倒装句》也为不少网友传唱。歌里几乎每一句歌词都是倒装句,让网友惊呼“果然现在没点文化连歌都听不了了”。对此,专家认为,倒装句只是人们的口语习惯问题,“之所以很多人喜欢说倒装句,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日常口语交谈时喜欢先说重点,说白了就是有时说话嘴巴跟不上脑子,再作补充说明,就变成倒装句了”。把口语习惯集合成歌,也是一个让大家了解语言特色的方式。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