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正文

机构争先布局 商品指数化投资大有可为

2019-03-04 08:21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至

日前,由东方证券发布的国内首只挂钩综合类(非单品种)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问世。在此之前,已有券商发售基于单个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除了券商,近年来,银行、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均对开发商品指数产品保持了较高热情。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商品指数化投资不仅可以使普通投资者以低门槛、低成本的方式参与大宗商品交易,还可以满足机构多样化的产品开发需求,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收益凭证“牵手”商品指数

因具有一定“保本”理财特性而持续火热的收益凭证,近期将目光“瞄上”了商品指数。

2月26日,国内首只挂钩综合类(非单品种)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东方证券发售了1只跟踪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易盛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该产品挂钩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收益率综合指数(简称“农期综指”)。1月7日,该券商还开发了2只基于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挂钩标的为豆粕期货价格指数。

而在此之前的2018年12月12日至13日,广发证券发售了2只基于大商所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挂钩标的为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指数。

所谓收益凭证,是指由证券公司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售的融资工具,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债权、信用、基金、利率、汇率、指数、期货及基础商品。

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简称“商品指数”)则是指,以期货市场上已上市交易的商品期货为标的编制的价格指数。

“资管新规发布之后,券商收益凭证逐步火爆了起来,因为它可能是唯一还能承诺保本的产品。”南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曹扬慧表示。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清力认为:“券商相继发售挂钩商品期货指数收益凭证产品,主要在于在当前的理财产品中涉及商品期货的极少,这类产品可以丰富其当前的产品类型。”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挂钩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曹扬慧介绍称,其一,它是由证券公司以自己信用作为保障来承诺保本及保收益等,因此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有较大吸引力;其二,投资门槛较低,多数起购金额仅需5万元;其三,期限比较灵活,可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其四,大多数收益凭证不需要认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成本较低。

收益凭证产品标的多样,缘何券商会看上商品指数?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挂钩商品指数的收益凭证具备其他标的所不具备的优势。”曹扬慧表示,其一,期货可做多也可做空,券商可以更方便地设计出涨跌两个方向上都能保收益的产品,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参与;其二,一般的商品指数收益凭证的低层产品为期权,目前场内市场已有6个商品期权,场外期权产品也很多,可以很好地满足产品设计、风险对冲需求;其三,券商从投资者处获取全额投资资金,而在期货、期权市场交易时只需缴纳部分保证金,可以大大节约资金使用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券商等机构开始加速布局商品指数挂钩产品,说明商品另类投资开始引起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的重视。”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欧阳静宜表示。

各路机构小试牛刀

实际上,券商并不是开发商品指数产品的“引路人”。在此之前,已有期货公司、银行等机构率先发售挂钩商品指数产品。

2017年4月,金瑞期货发售数只商品指数资管产品,这是期货公司自主管理资管产品在商品指数领域做出的首次尝试。2018年8月,长江期货成为首家获得大商所授权使用其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开发资管产品的期货公司,并推出国内市场上第一只基于大商所商品指数开发的期货资产管理计划。

“商品指数是反映期现货价格的‘晴雨表’,长期来看,与CPI具有正相关性,当通胀抬头、货币政策趋于中性宽松时,可将其作为对冲通货膨胀的工具。同时,大宗商品与股票、债券等市场的主要资产回报呈现低相关性,使得挂钩商品指数的产品可作为为市场提供资产管理及风险管理的工具。”长江期货资管业务相关人员表示。

不仅是期货公司,银行也显示出对开发商品指数产品的积极性。2018年10月12日,民生银行发售两只挂钩大商所商品指数的银行结构性产品,这也是国内市场上首单基于大商所商品指数开发的商业银行结构性产品。

“对于银行等机构来说,更多是将大宗商品作为其资产配置的一种,这就决定银行在投资大宗商品时希望投资整个大宗商品或某一类大宗商品,而不是某一个商品,因此对银行而言,更好的投资标的便是商品指数。”曹扬慧表示。

基金领域也有涉及。据悉,目前国内市场已有与商品期货相关的基金产品,比如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南方原油A等。

“商品指数化投资越来越受到机构青睐,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结构需要,以商品指数为基础开发更多产品,丰富产品类别,弥补由于商品价格上升而给股票、债券及其他贸易投资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商品指数投资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以及更为丰富、优质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选择。”刘清力说。

从商品特性角度来看,欧阳静宜表示,商品投资有别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与传统金融产品相关性较低,将商品投资加入配置组合能起到很好的分散风险作用。此外,大宗商品还独有抗通胀等对冲宏观风险的功能。

投资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机构推出商品指数,主要有三类:其一,期货交易所以自有品种为标的开发的商品指数;其二,期货公司编制的指数,比如南华期货商品指数系列;其三,第三方财经软件或资讯机构推出的商品指数。

就商品指数本身而言,刘清力表示,其一,其推出可以丰富期货品种类型,可以提供与期货品种之间的套利对冲机会;其二,其利用现金交割的结算模式可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期市,助力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其三,商品指数化产品多样化,可以吸引公募基金、券商或保险机构参与期市,从而加强期货公司与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

“发展商品指数产品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曹扬慧表示,除有利于促进期货市场投资者向专业化、机构化方向发展外,还有利于提升期货市场流动性,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定价功能;有助于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市场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实体企业进行风险对冲,节约对冲成本;有利于促进境外金融机构参与,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不过,与美国等发达市场相对成熟的商品指数化投资发展态势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劣势。

从目前国际商品指数投资方式来看,刘清力表示,商品指数投资主要包括商品指数期货及期权、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互换、商品指数EFTs/ETNs等多种模式。其中机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主要采用前三种投资方式;而个人投资者则主要通过ETFs/ETNs形式参与商品指数投资,主要是该产品大大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商品指数投资的门槛,普遍受到市场推崇。“从国外商品指数衍生品发展状况来看,近年来,跟踪商品期货指数的ETF基金呈快速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速度。”

曹扬慧认为,未来商品指数类基金产品对商品指数化投资的需求潜力会很大,而且随着投资市场逐步走向专业化、机构化,以及投资者趋于更加理性、成熟,对指数化投资理念的认可度将会逐步提升。

“未来商品指数ETF产品推出之后,不但可以给市场提供全新的交易方式和工具,还可能给期货市场带来数十亿元或上百亿元资金规模。”刘清力说道。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 机构争先布局 商品指数化投资大有可为

    机构争先布局 商品指数化投资大有可为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商品指数化投资不仅可以使普通投资者以低门槛、低成本的方式参与大宗商品交易,还可以满足机构多样化的产品开发需求,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019-03-04 08:08
  • 苹果期货机构客户逾5600家 资本布局产业力度提升

    苹果期货机构客户逾5600家 资本布局产业力度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期货运行以来,资本布局产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期货+保险”试点项目也在该品种上正式推出。苹果期货上市后,为苹果产业提供了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风险管理工具,部分企业开始主动利用苹果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2019-01-09 08:13
  • 36只商品期货指数先后发布 机构配置大宗商品有目标

    36只商品期货指数先后发布 机构配置大宗商品有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大宗商品作为大类资产配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11月8日,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基金公会”)的基金公司高管走进大商所,通过与大商所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以...
    2018-11-12 07:44
  • 长江期货前瞻性布局商品指数产品

    长江期货前瞻性布局商品指数产品

    近年来,大商所市场参与者结构改善成果显著,截至今年7月底,参与交易的资管客户及特殊法人客户从2013年的413增加到了1.43万户,年内日均成交量100万手,日均持仓量197万手,分别是2013年的21.4倍和20.7倍,成交量、持仓量分别占到交易...
    2018-08-20 08:04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