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高质量发展与出版社的“两制”改革

2019-02-28 08:15 来源 : 出版商务周报        作者:作者:郝振省

分享至

1550816403046034133.jpg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出版业的热门话题,这体现了中共中央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包括出版工作的总要求,也为出版社良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高质量发展下形成的出版社自有品牌,可成为出版企业的无形资产,直接服务于有形资产。然而,许多出版社在发展实际中都遇到了吸引人才困难和人才流失等难题,出版社的改革迫在眉睫。对此,中共中央连续发文强调公司制和股份制的“两制”改革目标,以及实行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要求,给出版社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何谓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在出版业有所发展但又不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谓“有所发展”是指我国出版业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辉煌成就。40年来,我国出版社数量由1978年的1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585家,销售收入由不足10亿元攀升到近900亿元,不难看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书品种与印数最多的国家,正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而“不够发展”是指我国精品图书、畅销图书、有影响力和彰显国家软实力的图书占比较小。

“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多数量发展而言的。就我国出版业发展现状来看,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企业培养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编辑出版队伍,能够应对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部署要求,策划出颇具差异化战略,且数量和质量俱佳的优质选题。同时,具有追求质量的强烈意识和保证质量的整套机制,编辑队伍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使书稿的内容质量、文字质量以及文化质量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并付诸出版。另外,营销团队能够把这些比较优质的出版物推送到读者手上,实现规模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人才问题

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企业的高管团队有足够的责任感、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但目前出版企业的高管团队面临人才断层,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难以制定,或者制定了也难以执行等难题。作为核心队伍的编辑人员,本应稳扎稳打修炼内功,向学者型编辑成长,向工匠精神靠近,但是由于缺乏中长期规划,又要完成效益指标和执行考核条例,他们急功近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编辑的成长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发展模式,不仅不利于编辑个人成长,也破坏了企业发展生态,久而久之,既损害了出版同仁的从业兴趣,又损害了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力。导致出版企业吸引优秀人才难、岗位留住优秀人才难、流动性强而稳定性弱的局面,陷入发展瓶颈。

面对出版企业急需解决的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出版社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同时,中共中央又连续发文强调“两制”改革目标,以及实行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要求。

股份制改革方案中强调,出版业股份制改革应按照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总精神、总要求办事,在保证国有股权绝对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国资委、财政部规定的总比例向出版企业的管理层、骨干层和员工层配股。其中,管理层配股可以全部,也可以部分由个人出资购买;业务骨干层可部分,也可全部由个人出资购买;一些有特殊创造发展和独特贡献的编辑、发行人员也可按照国家政策适当奖励配股,股权配置也可向有一定工龄和资质的员工延伸。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持股总量占比不能超过10%,个人(包括高管)总股权中的占比不能超过10%的1/10。

“两制”改革解决出版业发展难题

“两制”改革方案的提出,可谓是对出版企业的重磅利好。从管理层和员工层来讲,其身份成为股权所有者和出版企业的脑体劳动者。其收入也形成二元结构,既有包括奖金在内的薪酬,又有股权带来的红利。特别是股权对企业家和员工的长期激励和约束作用,它不仅会使资深出版家、资深编辑不因临近退休而失去追求企业发展的动力,还能使管理层比较长远地考虑出版企业的品牌打造、高质量发展,以及编辑队伍的打造等问题。从编辑、出版、营销从业人员的角度考虑,也会比较从容地组织优秀作者、作家队伍,精心经营好、呵护好这支队伍的健康发展。

1550816631425090443.jpg

出版企业实施“两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特别是在股份制改革方面,从实践意义上看,股份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企业的内驱力、内生力、后续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当下,我国国有出版企业按照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领导全体员工为广大读者提供足够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努力做出精品好书,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调动高管层、骨干层和职工层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还欠缺一个长期有效的动力系统,而“两制”改革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缺陷。

从理论意义上看,出版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出版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股份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出版企业的具体呈现,出版人应该具有这样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李艳霞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