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购买力”减弱:参与公司数及认购总额同比“双降”

2019-02-26 11:24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吕东

分享至

今年以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类型也正在净值型产品过渡,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情似乎也在消退。

2019年以来,共有260余家上市公司合计购买了1684.58亿元(含已到期的滚动型理财)银行理财产品,而去年同期则有逾30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2314款银行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达1711.69亿元。

理财公告跌至千份以下 产品购买力度下滑

近年来,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家上市公司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上市公司不但将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且可能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甚至这部分投资收益已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或扭亏手段。

随着去年下半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相继落地,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在类型、兑付以及认购规模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而《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进入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热情也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的近两个月时间内,A股上市公司所发布的涉及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已降至千份以下,仅为946份,比2018年同期的1238条公告有明显下滑,减幅逾两成。

虽然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时选择的产品不一,但与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相比,银行理财类产品是上市公司的首选。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认购银行理财产品时,无论从参与的公司数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以及认购金额等多项指标均较去年同期出现萎缩。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的前两个月,共有260余家上市公司购买了2410款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达1684.58亿元(含已到期的滚动型理财),而2018年同期则有逾30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2314款银行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达1711.69亿元。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热度正呈现出降温的态势。

闲置募集资金过渡期内仍可买“保本”

《证券日报》注意到,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绝大多数仍为自有资金和闲置资金,而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存在,上市公司闲置募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暂时尚未有“断炊”之忧。

今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认购的银行理财产品仍以保本型为主。根据已披露的数据统计,上市公司共认购1200余款保本固定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而非保本型产品仅为419家,两者数量相差悬殊。

而在期限选择上,仍旧是流动性为王。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产品数量多,而半年期以上的产品则数量较少。

从地域分类上看,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最为积极。其中,华东地区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认购理财产品数量高达1570款,远远领先于华北、东北、华南以及西部等地区。

众所周知,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重要类型,且最受上市公司青睐。而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但投资的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的条件,这也使得未来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被新规拒之门外。但资管新规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过渡期至2020年底,因此,目前上市公司仍可以闲置募集资金认购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上市公司买理财货比三家 年内买信托超400次

    上市公司买理财货比三家 年内买信托超400次

    今年以来,两市共有8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404次信托理财,购买信托产品合计规模超过300亿元。而去年同期,选择信托产品进行理财的公司公司仅有52家,购买产品规模仅在200亿元左右。
    2018-12-29 08:18
  • “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重回“3”时代

    “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重回“3”时代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昨日,672只银行理财在线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而72只宝宝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05%。
    2018-12-28 10:3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