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备受关注的同仁堂“蜂蜜门”终于迎来了处理结果。2月11日晚间,同仁堂(600085)连发四条公告,表示相关部门已就下属子公司同仁堂蜂业“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事件罚没总计1420万元,同仁堂总经理刘向光、副总经理张建勋、宋卫清以及同仁堂蜂业总经理张阔海、副总经理王志永等相关高管被予以免职。
其中,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同仁堂蜂业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罚款1408.83万元;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对流入市场的2284瓶涉事蜂蜜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没收蜂蜜3300瓶。
值得注意的是,在罚没人民币和涉事蜂蜜之外,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对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予以吊销,并要求其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顶格处罚,给医药生产敲响警钟
北京如佑律师事务所律师骆慧超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的处罚,一般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停产停业以及吊销营业许可证等。“本次监管部门对同仁堂蜂业进行顶格处罚,并对涉案主管人员实施五年禁业限制,力度较大,体现了其食品监管的决心。”
骆慧超指出,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同仁堂蜂业将无法从事食品销售活动,公司其它非食品类产品销售也会受到该事件的负面影响。当前,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提议,由其受让同仁堂蜂业股权,同仁堂蜂业将面临公司管理层重组和业务重组的双重考验。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认为,过期蜂蜜事件暴露了蜂业公司在产品生产环节、质量监督环节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相关执法部门给予经济和经营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启动调查工作,体现了及时响应、从严执法的原则,在给同仁堂等相关企业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公告显示,同仁堂蜂业将对所涉产品的经销商履行合同责任,为确保食品安全,已对2018年10月以后标示为“受托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瓶装蜂蜜再次进行全面核查,对问题产品依法处置。目前,同仁堂已停止所有委托加工生产,开展全系统的质量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并对所有下属合资合作企业进行梳理、评估。
尘埃落定,同仁堂股价不跌反涨
2月12日开盘后,同仁堂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逾3%,股价达到28.37元/股。过期蜂蜜事件的处理结果刚被披露,同仁堂股价却不跌反涨,刘哲表示,这是因为在2018年12月过期蜂蜜事件首次曝光时,同仁堂股价就已经受到了较大冲击,市场对于该事件的负面预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提前反映了出来。
益学投资金融研究院院长张翠霞同样表示,同仁堂蜂业的过期蜂蜜事件已于年前充分发酵,处罚结果尘埃落定,风险被充分释放,反而形成了股价的向上弹升。“当前,国家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扶持较为明确,中药产业类上市公司将受到较高的政策倾斜,此外,同仁堂股价的绝对跌幅已达高点,在风险释放完毕后,股价势必有所回升。”
截至2018年3季度,同仁堂蜂业营业收入1.97亿元,净利润亏损87.3万元,此次过期蜂蜜事件将使同仁堂蜂业2018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减少1456.29万元,利润总额预计减少1.13亿元;同仁堂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将预计减少5778.65 万元。
刘哲指出,过期蜂蜜事件对于同仁堂利润波动的百分比影响确实相对有限,但对于品牌、口碑和声誉影响较大,未来,同仁堂旗下其他产品销售是否会面临滞后的负面影响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