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券商 >  正文

规模此消彼长 券商资管进入公募赛道

2019-01-31 09:24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琳娜

分享至

近日,中基协公布了2018年12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数据,结果显示,去年12月券商资管的产品规模占比却再度降至低点,仅43%,11月份规模占比是69%。这部分规模下滑对应的是同期基金与基金子公司的规模占比上升。此外,截至2018年12月底,券商资管规模为12.91万亿元,同比下降23%。同期公募基金规模则上升至13万亿元,增长12%。

对于上述券商资管产品规模此消彼长的格局,业内人士认为,有主动压缩的成分,也有被动遭受挤压的成分。“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的市场份额争夺将会更激烈。随着大集合改造的落地,公募化后的大集合可能风光不再,同时还要与现存的公募产品竞争。”一位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表示。

据Choice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0日,仍处于存续期的券商大集合产品规模总额(资产净值总额)约2万亿元。从产品规模来看,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大集合产品共有27只,其中10只规模在200亿元以上。

这些存续的大集合产品中,规模居前的广发金管家多添利期末净资产648亿元、长江超越理财乐享1天为309亿元、光大阳光北斗星2号290亿元、华泰紫金天天发为289亿元,类型主要是债券型和货币型。

不过,自去年11月30日大集合整改下发以后,一些大集合规模较高的券商已开始控制并压缩产品规模。

去年12月,华泰资管公告,旗下有21只大集合,自12月1日起实行限制客户净申购或暂停新客户开通等措施。

无独有偶,从去年12月3日起,国泰君安旗下的君得利、君得惠、君得益、君得悦等9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均暂停新增客户。

上证报注意到,自去年以来,一些平台上的大集合产品已经不断减少,国海金贝壳9号系列、长江资管瑞祥1号系列等均因各种原因实施了部分产品份额强制退出。

机构人士指出,相关存量大集合产品,特别是券商经纪业务保证金所嫁接的现金管理产品,以及各类型明星大集合产品会直接转型为公募基金。

目前,券商资管转型主动管理,一大趋势就是取得公募牌照,发展公募产品。业内认为,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将大大优于无牌的,但如何与公募基金竞争成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1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超2000亿元。然而,相较13万亿元的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中,占比仅约1.5%。已有牌照的券商资管,业务表现也严重分化,且头部效应明显。

最早获取公募牌照的东方红资管总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占据绝对优势。规模排名居后的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长江资管的管理规模虽在百亿以上,但彼此差距较大。

有机构人士建议,未来竞争中,券商资管应基于多年的业务积淀,根据自身特色走差异化路线。比如发挥自身研究能力、营业部销售渠道,通过发行优质特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券业“寒冬”忙“补血” 重资产化转型渐明显

    券业“寒冬”忙“补血” 重资产化转型渐明显

    在行业的“寒冬”中,券商正在抓紧“补血”。2018年以来,无论是再融资还是IPO,券商融资的节奏、规模都较2017年有所加快、提升。种种迹象显示,券商密集融资的一大重要用途,是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业内人士指出,这反映出国内券商重...
    2019-01-31 08:03
  • 管理规模仅2000亿元 券商系公募业务发展困局待破

    管理规模仅2000亿元 券商系公募业务发展困局待破

    自2014年1月首只券商系公募产品——东方红新动力混合成立以来,证券公司或证券资管子公司“涉水”公募业务已有5个年头。经过多年发展,当前1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仅2000亿元
    2019-01-25 10:41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