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短债基金依然受宠 注重收益与风险平衡

2019-01-14 11:29 来源 : 证券时报网     

分享至

短债基金依然很红,基金公司布局热情不减。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依然看好短债基金的配置价值,但波动可能加大,策略上要更加灵活,需要做好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短债基金发行依旧火爆

进入2019年,短债基金依旧很火。Wind数据显示,目前,永赢迅利中高等级短债、富国短债、交银稳鑫短债等8只短债基金在售;去年以来,发行的产品数量已超过20只,平安、光大保德信、创金合信、广发、易方达等19家基金公司都已投入布局。去年10月以后,短债基金规模大幅增加,嘉实超短债、平安短债、广发安泽短债等基金去年底的规模都超过了百亿。

平安基金表示,今年会继续在短债、中短债品种上加大布局。

创金合信基金去年8月成立了第一只超短债产品创金合信恒利超短债,今年初发行创金合信鑫日享短债基金。“短债基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短债基金的火爆,代表了投资者配置的需求,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平安基金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环境会比较友好,如果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投资者仍然可以购买像短债基金这类产品,以追求稳健收益为主要目标。在弱市中,短债基金很有可能在各类债券型基金中表现最好。整体上我们认为2019年短债基金的相对优势会比去年更加突出。”

华南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相比银行理财,短债基金会有净值波动,但在利率下行期会有阶段性更好的收益。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高云鹏告诉记者,2018年下半年开始,短债基金规模迅速扩张与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债券市场上涨、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受到规范等因素相关。基金公司对于市场需求做出响应,通过转型老基金或申报新短债基金等多种方式满足市场需求。“短债基金相较于货币基金,在投资期限、标的以及杠杆等方面都更为灵活。目前市场预期债券牛市尚未走完,A股底部尚未形成,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仍将选择短债基金进行配置。”

继续看好短债基金

做好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去年12月底以来,多只短债基金净值曲线迅速蹿升。“近期短债表现强劲,主要是受益于货币政策持续偏宽松,短期利率稳定在低位,并带动信用利差压缩。”创金合信鑫日享短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一兵说。

光大保德信超短债基金经理沈荣告诉记者,新年之后,资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都利好债市,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受资金面影响最为明显的短端债券收益率下行也最为明显。“去年底短债基金净值微跌或者不涨,积累的静态收益在今年初集中释放。”

沈荣也强调,短端利率在一轮快速下行后,已经到达了去年8月的低点,目前处于平稳状态。但今年的宏观和货币环境与去年不同,期间经历了多次降准,且市场对降息有一定预期,因此短端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仍可能存在,但也要预防春节走款带来资金面紧张而导致的短期估值波动。

对于2019年的债市和短债投资,基金经理依旧乐观,但波动可能加大。

王一兵看好2019年的债券市场。一方面,经济缺乏有效的增长动力,刺激政策的力度和效果都有限,这决定了宽信用不会快速有效回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持续偏宽构成债市的相对有利环境。但经济不失速、货币政策不会过度宽松,当前不高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向下的空间并不大。

“从信用层面来说,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将改善信用基本面,信用债违约事件将减少;当前政策对真实经营的优质民企融资支持较大,投资价值突出;城投债发生系统性违约概率较低,尤其是公益类城投债,而产业类城投则需谨慎。短债的投资机会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今年短债投资仍可以在信用层面进行精选,但不宜在信用上过度冒险。”王一兵说。

前述华南基金经理表示,当前较宽松的市场带动了短债基金净值较快增长。预计后续随着缴税及春节的临近,资金面将重新收紧,带动债券收益率有所调整。2019年短债整体仍有配置机会,但波动加大。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在投资操作上要更加灵活,保持市场敏感度,做好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沈荣表示,在短债投资方面,将坚持货币增强的运作目标,继续运用好“现金流排布、骑乘、杠杆”三大策略提升收益;在久期方面采用更加积极灵活的策略,在牛市环境下适度拉长久期,分享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收益,保持高的市场敏感度。

王一兵表示,在久期方面,由于基金合同约定投资组合的平均久期要在1年以内,因此久期选择上不会过长,以降低产品波动性;在资产类别配置方面,考虑到信用债的票息优势,结合流动性管理需求,短债产品将以高评级的AA+及AAA信用债为主;杠杆方面,在货币政策中性偏宽的环境下,套息杠杆策略能适当提升组合收益。考虑到产品流动性需求,杠杆操作将适度使用。

“2019年债券市场波动将会加大,对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提出要求。在利率低位要谨慎,高位时适当积极,更加注重做好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前述华南基金经理说。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