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东北地区执行八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一线种植农户直面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如何有效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支农惠农路径是新时期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玉米期权不仅为玉米种植者提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也将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新的选择。
助种植者勇敢“破题”
2016年,东北三省一区取消执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统计显示,临储政策取消后的首年,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便从2016年初的1800元/吨持续下跌至2017年春节前的1160元/吨,跌幅超35%。
中国玉米网首席分析师冯利臣表示,2016年之前国内玉米市场呈现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定价逻辑以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为核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内玉米市场正逐步走出政策过渡期。“曾经2.78亿吨的天量临储玉米库存当前仅剩不足8000万吨。期间,国家通过发放生产者补贴方式弥补农民因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但不难发现补贴力度正逐年下降。单纯依靠国家保护价和补贴过日子的种植时代已经过去了,新型玉米种植者必须顺应市场化发展需求,勇敢破题,积极主动学习并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来保障自身种植收益。”
在冯利臣看来,教育程度低、风险防控意识较弱的普通农户不适合直接参与期货交易,但期权工具有着非线性收益特征,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在防范市场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价格向其有利方向变动的收益,最大亏损是前期支付的权利金,更易被种植者接受和使用,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探索支农惠农新路径
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新时期的补贴模式尚未确定。而因政府对农民的最低保护价支持本质上可以被看作一种保险,期权和农业补贴便有着天然的联系,市场人士表示,利用期权权利金进行补贴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冯利臣告诉记者,在玉米临储时期,包含收购、做囤、保管、资金利息等费用农业补贴支出每年约252元/吨,投入巨大。而以2015/2016年度收储价2000元/吨作为行权价格,如果通过玉米期权对种植农民进行补贴,理论上国家每吨只需要补贴119元。“以农产品期权方式补贴农业,在减轻单纯补贴带来的财政负担的同时,可以提高农民价格风险抵御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提升农业补贴效率。”
更重要的是,对期权权利金补贴的做法不影响玉米价格形成机制。
浙江物产化工粮化部总经理助理庞冲也表示:“通过场内期权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已是国外市场成功做法。政府以权利金、类似保险费方式补贴农民,既不影响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又能减轻财政补贴负担,这对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