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正文

A股IPO十大预测:过会率稳中有升,发行节奏趋缓

2019-01-09 08:31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至

1月8日,两家企业首发上会,最终均获得通过。新年至今,四家企业IPO均成功过会,过会率暂时高达100%。

这与2018年的情况都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去年全年A股IPO过会率仅55.78%,创下历史新低。

在经历一个被称为“剧变”的2018年,2019年A股IPO市场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成为全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通过对券商投行人士、策略分析师等行业人士的采访,和结合多个会计师事务所作出的预测,21世纪资本研究院分析认为,2019年A股IPO市场或许将呈现出过会率稳中有升、发行企业数量趋缓,但平均募资额有望提高的多个趋势与特点。

展望一:过会率稳中有升

2018年,A股共111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为55.78%。其中,去年1月共审核50家企业,仅18家过会,36%的过会率也是历月中的最低值。

2019年,尽管新一届发审委将走马上任,但A股IPO从严审核的趋势料将持续,IPO审核常态化机制将得以延续,不过与去年有所不同在于,过会率可能会有所提高,至65%-75%之间。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2019年A股IPO过会率有所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原因在于2018年过会率偏低的一个大背景,在于2017年发审速度加快,过会企业数量远超往年。

“总体从严审核趋势不变,隐形门槛或许会有所放宽,过会率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回暖。”付立春说。

展望二:年审核企业数量130-150家

2018年,A股共有199家企业首发上会,较2017年的479家大幅下滑。

2019年前两周,则分别有2家企业首发上会,审核速度维持了去年除1月外的常态。这一情况也有望在此后得以延续,并最终全年上会的企业数量在130家至150家之间。

北京一大型投行人士认为,在IPO“堰塞湖”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背景下,上会速度将维持稳定,不会出现去年1月50家企业上会的情况,更可能维持一个月10-15家上会的节奏。

“过快或过慢都不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解决企业上市和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结合市场行情变化和情绪,对审核节奏进行适度的调整。”上述投行人士说。

展望三:排队企业降至230家

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拟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仍有124家,其中12家已过会待发行;拟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56家,已过会待发行9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112家,已过会待发行11家。

由此,A股目前仍有260家企业未能上会,32家企业等待最终的发行上市,合计排队企业292家。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在维持从严审核,并保持审核节奏稳定的前提下,A股IPO“堰塞湖”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一方面,目前排队企业仍面临审核压力,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有望继续高企,另一方面,排队企业的时长也从过去的三年降至目前的1年左右,排队企业数量的减少将被明显预期。如果以全年审核130家企业为标准,则全年排队企业有可能降至230家。

展望四:发行节奏维持稳定

与IPO审核维持常态化趋势相符的是,2019年A股IPO发行节奏也将继续维持稳定,预计全年发行企业数量为120家-140家。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4-2018年,A股IPO企业数量分别为125家、219家、227家、436家和105家,2018年IPO公司数量创5年新低。

普华永道一位合伙人表示,2019年IPO发行情况将继续兼顾速度和行情两大因素,可能需要分两个时段来看,其中对上半年的情况持谨慎态度。该合伙人认为,目前A股行情周期性波动因素仍未消退,加之中美贸易摩擦隐患也未消除,发行节奏将维持稳定,但随着下半年行情的企稳回升,发行节奏有望出现变化。

目前,证监会仍维持每周五核发新股批文的常态,且涉及企业一般为每周两家至三家,但并不会涉及企业的首发募资额度。

展望五:IPO融资规模持平2018年

在IPO发审维持稳定的基础上,2019年新股首发募资额度也将趋于平稳,与2018年持平。

2018年,A股105家企业首发成功,共募得资金1378.15亿元,低于2015-2017年的任何一年,但高于2014年的666.32亿元。

在低过会率的情况下,去年仍然募得较高的资金,被认为与有多个“巨无霸”企业的首发上市有直接关系。

其中,工业富联募得资金271.2亿元,为去年“首发募资王”,排名其次的中国人保和药明康德,也分别募得资金60.12亿元和59.34亿元。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现,目前排队的260家未过会企业中,并没有如去年一样有多家行业巨头企业上市,这意味着若总融资规模与2018年持平,则单个企业的募资额度将高于去年。

数据显示,去年每家企业平均募得金额为13.22亿元,这一数据比2017年的5.25亿元高出一倍不止。

展望六:京鲁徽IPO有望崛起

受益于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活跃,以及当地政府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支持,2019年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省份,依然将可能是IPO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排队的260家企业中,来自广东的企业数量最多,为46家,其次为江苏的37家和北京的36家。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来自浙江的企业数量首次掉出前三的位置,目前为31家。

与2018年相比,山东和安徽两个区域的IPO企业数量有可能出现一个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山东共有19家企业排队,安徽则是12家。去年全年,山东仅1家企业成功上市,安徽则有3家。

此外,前两年未有1家企业IPO上市的山西,今年则有1家企业处于排队状态。去年,山西有关部门引发了相关文件,表明将加强山西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大力推动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工作。

不过,仍有一些省份未有一家企业处于IPO状态,其中即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西等七个地区。

展望七:科技导向企业更受青睐

2019年,尽管A股IPO排队企业中缺少“巨无霸”类型,但具备自主研发、高端技术类型的公司,依然将是整个市场最受青睐,也最为关注的标的。

这一情况也将是2018年以来的延续。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以Wind行业分类,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以425.75亿元融资额,成为2018年融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和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等行业,也分别通过IPO融得67.49亿元和45.09亿元资金。

申万宏源一位策略分析师表示,资本市场根本性作用是支持实体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也担负着资源优化配置的任务。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新经济”企业,以及“高端制造”理念的深入,资本市场也将有所倾斜。

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上市企业行业多以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即一定程度体现了支柱产业由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展望八:投行“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

2018年A股IPO市场的变化,也直接波及券商投行的业务发展,并随之引发行业格局的进一步改变。

由于去年过会企业和IPO企业均大幅减少,投行承销收入也出现减少。数据显示,去年105个IPO项目共由45家券商(包括联合承销)承揽,获得首发承销收入56亿元。

但首发承销收入排名前四的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此项金额合计达到22.47亿元,占总额比例高达40%。

这一“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也极大概率在2019年持续。付立春认为,在IPO发审制度大概率延续的基础上,具有先发优势的大型投行,更有机会承揽优质项目。同时,随着科创板、沪伦通等制度的落地,大型券商投行也更容易饮得头啖汤。

展望九:次新股行情或“遇冷”

随着监管部门对市场炒作行为和异常交易行为加大监控力度,以及新股发行持续维持常态化的基础上,2019年次新股整体行情也许将遭到“冷遇”。

在2018年IPO上市的105家企业中,截至1月8日收盘,已有10家公司的股价低于发行价,其中今创集团(603680.SH)较发行价已下跌33.70%,为次新股中跌幅最大的企业,且创下上市次日即打开涨停板的纪录。

去年次新股行情的波动,也被认为与整体A股行情的走势相关。在股权质押等风险因素影响下,去年A股整体走势并不乐观,上证指数全年下跌超过800点。而今年以来,A股走势能否有所回暖,目前整个市场仍未形成明显的共识。

展望十:试点注册制,定价机制更灵活

科创板在今年落地已几成市场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试点注册制,以及随之关联的新股定价和配售等制度的设计,仍无法完全预期。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科创板的推出并试点注册制,将有望给新股带来市场化定价,即由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场供需自主确定,同时有可能重启老股转让机制以抑制发行价畸高。

对于配售制度上,付立春认为,科创板或将引入战略配售和超额配售选择权,以此实现新股合理与高效的定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版权合作请联系010-59513809)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 煤价下跌推动成本下行 火电企业预期向好

    煤价下跌推动成本下行 火电企业预期向好

    12月20日,国内期货市场动力煤主力合约1905再度延续下行态势,截至收盘报560.4元/吨,这一价格较今年10月9日的630.8元/吨阶段高点已下跌超11%。
    2018-12-21 10:08
  • 科技股暴跌冲击 今年新经济企业IPO破发严重!

    科技股暴跌冲击 今年新经济企业IPO破发严重!

    近日,同程艺龙、宝宝树、新东方在线先后通过港交所聆讯,之后将陆续登陆港股。股东信息显示,同程艺龙、新东方在线均为腾讯系成员,宝宝树则是阿里系成员。
    2018-11-22 10:29
  • 证券时报:警惕科技企业投行化

    证券时报:警惕科技企业投行化

    滴滴因为顺风车安全问题,已经被网民千万遍声讨,几乎没有同情的声音,其内部管理制度和文化被深挖出来,好像每一处都是错的,连员工自己也不大认可。
    2018-09-06 08:0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