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港股IPO迎高光时刻 新经济企业占半壁江山

2019-01-05 08:23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吴瞬

分享至

2018年,香港交易所很忙,正逢IPO“大时代”。

这一年,港交所IPO集资额再次傲视全球其他交易所,而这已是过去10年中第六次登顶;这一年,港交所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次改革正式实施,并出现一天8家公司同时上市的盛况;这一年,小米、美团等内地知名新经济公司登陆香港股市。

一边是IPO规模盛况空前,一边却是新经济公司集体破发。港交所负责人表示,新股破发只是投资者根据市场冷暖、估值高低调整预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任何一个市场都不能避免。

新经济公司扎堆IPO

2018年7月12日,映客、指尖悦动等8家公司在港交所同时上市,由于公司太多,8家公司负责人只能每两人一面,在台上同时敲响4面锣;而就在此前的7月9日,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小米集团的负责人雷军更是敲响了一面新的“加大版铜锣”。这是港交所的高光时刻,不少人士称:“港交所的锣都不够用了!”

港交所发布的2018年度回顾清晰展现了其成绩:新上市公司207家,IPO集资额2778.5亿港元;在4月30日新上市制度实施后,共有28家新经济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IPO集资额达到1360亿港元,占到全年的近一半。

事实上,2017年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港交所IPO集资额只能排到第三,不少市场人士都对港交所在新一轮的交易所竞争中能否继续名列前茅深有疑虑。但随着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正式实施包含同股不同权等新经济公司的新上市制度后,这些疑虑正在消解。

对此,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会长卢华基表示,过往港股市场多为传统经济企业,缺乏部分全球增长最快速的高增长新经济企业,从而导致在监管审核以及中介机构和专业机构的相关人才不足。上市条例方面,欠缺容纳非传统股权架构的选择,错失了超大型科技企业。

在中泰国际研究部分析师颜招骏看来,此前港交所IPO集资额在全球排名下降的主要因素就是香港一直禁止同股不同权或未有盈利的新经济企业上市,令“独角兽”企业却步。“自新上市规则实施后,下半年IPO数量及集资金额明显提升。2018年下半年,香港IPO集资总额有2361.5亿,占全年集资额的82%,而中国铁塔、小米、美团及5个生物科技公司也是在下半年上市,前十大新股集资占比达65%。”

对于港交所的上市新政,颜招骏表示,如果以集资金额及数量来衡量是成功的。“然而香港新股的破发率高,需要再改善。”

如何看待新股频破发

对于新股破发率高这一问题,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文回应称:“不少投资者常有一种误解,认为破发的都是坏公司,好公司股票是不会破发的。其实,新股是否破发与上市公司的质地优劣并无必然关系。破发的参照系只是IPO时的发行价,只是投资者根据市场冷暖、估值高低调整预期的一种自然反应。”

李小加进一步指出,新股破发是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市场都不能避免。如果人为控制或干预发行节奏或价格,最多只能延缓破发情况,并有可能导致市场信息扭曲,对市场的长远发展并无裨益。

“独角兽破发的根本原因在于IPO定价过高。很多IPO企业破发,甚至在股市形势不好时跌得头破血流,就是把IPO当成了一次性赚钱的机会。价格总会回归理性,企业只有合理定价,才能在大波动市场里相对稳定,并获得后续融资的机会。”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说。

卢华基也表示,市场总有自动调节的功能令股价回归更理性的水平。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营运模式加深了解,新经济估值拉回合理水平,反可令市场发展更健康,有正面效果。

港交所发言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香港证券市场的运营机构,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于建设和提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海内外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全球交易所争夺新经济企业

目前,全球各大交易所对新经济企业的争夺也愈发激烈。随着港交所的上市新政成果渐显,一大批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给港股市场带来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岑赛铟坦言,香港市场的投资机构比较偏好蓝筹股,如果是传统的金融、房地产、能源等行业企业,去香港上市会是比较合适的。中小企业去香港上市,除非是名气非常大,或者是很特别,不然很容易成为“仙股”。

不过,在颜招骏看来,一方面香港是资金自由流通的市场,另一方面香港市场外资参与程度及国际化程度也高,对于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融资能力有利。

卢华基则认为,香港市场向同股不同权和生物科技的公司开放。大型创科公司如欲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上市,则香港更具吸引力;规模较小的科创公司则会考虑到内地上市,因此两个市场是互补的。香港市场及纳斯达克虽存有竞争,但考虑到全球经济等影响,会降低科创公司到纳斯达克上市的意愿,因此内地大型创科公司会首选赴港上市。

“吸引新经济公司上市是全球交易所共同努力的方向。每个资本市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上市公司选择去哪里上市也会综合考量。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优势互补,两地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也适合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经济企业层出不穷,它们的发展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共同支持。香港交易所将继续利用一国两制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为内地企业的成长提供一流的融资服务,推动新经济发展。”港交所发言人说。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2018港股大盘点:IPO募资全球排名第一,新股破发率超7成

    2018港股大盘点:IPO募资全球排名第一,新股破发率超7成

    这一年,港交所金融交易大厅锣鼓喧天,“独角兽”创业公司上演了一场集体IPO盛宴,香港IPO募资额重登全球第一宝座,其中小米、美团、中国铁塔贡献了香港IPO集资额47%。但热闹的另一面,是新股破发率超7成,总市值蒸发逾7万亿港元。
    2018-12-29 08:43
  • 2018年牛熊股盘点 业绩是最好的避风港

    2018年牛熊股盘点 业绩是最好的避风港

    2018年即将收官,A股市场上年度牛股、熊股的座次基本上已经排定。今年的A股市场整体低迷,但结构性热点不少,也不乏一批牛股闪亮登场。不计2017年12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今年涨幅居前的牛股中大部分三季报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业...
    2018-12-28 08:25
  • 卓越教育抢滩港股 教育股扎堆香港IPO 九成已破发

    卓越教育抢滩港股 教育股扎堆香港IPO 九成已破发

    2018年,是教育行业公司赴港IPO势头最强劲的一年,他们看准了香港的沃土,今年以来已有10只教育股成功登陆港交所,12月27日卓越教育集团(3978.HK)将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也是港股主板教育行业2018年登陆的最后一家...
    2018-12-26 22:02
  • “新三板+红筹”弯道超车 赴港上市需谨慎

    “新三板+红筹”弯道超车 赴港上市需谨慎

    近期多家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取得明显进展,但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港股高企的新股破发率以及新三板公司自身发展情况,赴港上市仍需谨慎。
    2018-12-13 07:47
  • 不同投票权公司纳入港股通 将带来哪些影响?

    不同投票权公司纳入港股通 将带来哪些影响?

    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同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协同发展,沪、深、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纳入港股通股票具体方案达成共识。下一步,三家交易所将抓紧制订...
    2018-12-10 19:49
  • A股将迎第35家券商!华林证券IPO批文终于来了

    A股将迎第35家券商!华林证券IPO批文终于来了

    本周五(12月7日),证监会核发了两家企业的IPO批文,其中就有华林证券。原本在2月份就已经过会的华林证券,IPO发行批文却被后来的南京证券、天风证券等券商赶了个先,今年已有4家券商先后上市,接下来华林证券将成为A股第35家上市券商。
    2018-12-08 10:09
  • 上交所:将海底捞等三只股票调入港股通

    上交所:将海底捞等三只股票调入港股通

    上交所12月7日发布《关于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调整的通知》,将中国铁塔、易居企业控股、海底捞调入沪港通下港股通,自下一港股通交易日起生效。
    2018-12-07 17:49
  • 东正汽车金融赴港IPO 冲刺行业第一股

    东正汽车金融赴港IPO 冲刺行业第一股

    此前,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征战A股IPO失败,而如果东正汽车金融上市成功,其将成为汽车金融第一股。
    2018-11-27 08:58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