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第三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探讨40年财政逻辑

2018-12-26 17:24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 第三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18)日前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财政改革:40年的经验与新时代再改革”。与会同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其组织撰写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1978—2018)》一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尚希和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黄书元对新书进行了特别介绍。

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余蔚平在致辞中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从国家治理的全局和高度来深入开展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推动新时代财税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在题为“不忘改革初心,推进财税改革”的主旨演讲中,中国财政学会会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指出,财政改革走过了极为不平凡的历程,在困难和挑战中不断深化,支撑了中国40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奠定中华民族复兴之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一些重大财政问题的认识不尽客观准确。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必须抱着‘对历史负责、对改革负责’的精神,回归本源,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科学认识40年财政改革,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全貌。”

主题演讲环节,应邀参加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40年财政改革、财经热点以及新书《中国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1978—2018)》,进行深入研讨,观点精彩纷呈。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梳理了宏观调控的逻辑演变,基于宏观经济的现实形势分析了需求侧管理的积极财政政策,再借鉴西方“滞胀”治理的学理思路分析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结合当下强调认识稳中求进,“稳”侧重需求管理,“进”侧重供给侧改革,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势在必行。

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基于中国增长阶段转换,从相关领域历史峰值相继出现和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结构等相继调整,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规律,并提出未来发展需由“爬高山”转向“填洼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分析了我国财政针对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的适应性改革和匹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的财政治理现代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分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三个层次分析了财政改革的历史演进和新时代财政改革的治理逻辑,认为现代财政制度是公共财政的升级版,总结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公共性、非盈利性、规范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特征。

河北省政协常委齐守印从公共风险逻辑、国家治理逻辑、制度变迁逻辑、问题导向逻辑、公共经济逻辑和唯物辩证逻辑等六个逻辑来认识中国财政改革,分析了各种逻辑的内涵和特色,及相对应的推进改革的理论逻辑与考量。

据了解,“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打造的探讨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分别在2016年11月和2017年12月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研讨,深化了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的认识。此次论坛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财政学会共同举办,有关部门、机构、地方财政科研部门及媒体等200余人参会。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