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 >  正文

“一区多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闵行区制造业发展

2018-12-25 08:48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分享至

为贯彻落实闵行区委、区政府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紧紧围绕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深化与浦江镇、颛桥镇、马桥镇的协作,坚持从机制、规划、资源、模式、招商、政策等方面入手,努力突破发展瓶颈,积极做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工作。

对于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统筹发展,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表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闵行区的环境、资源适合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将和企业一起,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

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公司董事长李建华介绍,自统筹以来,截至2018年11月,共签约入驻项目42个,其中本部园区18个、分园24个,拟用地1361亩,投资总额144亿元。

亮点频现,紧盯战略新兴产业

位于闵行区的莘庄工业区,已步入成熟发展期,逐渐成为外国投资者进驻上海及中国市场的首选地之一。李建华表示,莘庄工业区的签约项目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签约项目行业领先地位明显,在谈项目紧盯战略新兴产业。

据了解,42个签约项目与上市公司高度关联,资本化运营程度高、发展潜力大。其中12个项目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其余项目大部分处在筹划上市和股改过程中。

根据闵行区现有产业定位,各园区签约项目主要聚焦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及总部研发项目,其中大部分企业拥有“行业话语权、产品定价权、资源配置权”,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龙头或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签约项目达产后税收贡献大。42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共522亿元,年缴纳税收34.4亿元,投资强度1061万元/亩,年销售产出率3839万元/亩,年税收产出率253万元/亩。

莘庄工业区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闵行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除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生产性服务类项目以外,莘庄工业区自身注重深挖存量资源,盘活现有厂房和办公空间,积极引进研发中心项目和总部类项目,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李建华说。

优化布局,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李建华介绍,莘庄工业区狠抓区域经济发展,统筹优化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严格按照针对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产业、注重产业聚集、错位发展和产城融合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

通过聘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三个分园区规划,莘庄工业区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以具有前瞻性的高起点规划和极具竞争力的高标准建设为园区发展起点,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产业园区的规划经验。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有效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各分园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聚能力。”李建华说。

积极拓宽渠道、强化招商力度也是莘庄工业区发力点。从“开门迎客”变为“主动出击”,拓宽招商渠道,对已基本具备腾地条件的如马桥分园、浦江分园的漕开发南区等地块优先招商,定期走访联系行业协会、国别商会,积极参加行业论坛和各类展会。

同时,莘庄工业区举办区域统筹发展招商说明会,全面展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现状与成果,吸引优质项目落户。

广开渠道,莘庄工业区提升能级

在“一区多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举措下,莘庄工业区鼓励引导优质企业提升能级。李建华表示,对区内已有的优质企业进行梳理归类,逐家逐户进行拜访,切实讲清区域生态宜居主城区建设的环境优势,讲透统筹区域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优势,讲好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落户的政策优势。

广开渠道、提高项目储备质量是莘庄工业区另一大招。充分发挥已有招商项目储备优势,开展各分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华润医药华东销售总部项目、罗托克生产扩产项目等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洽谈。

另外,莘庄工业区还对部分地块自建自持标准厂房及优质项目定制厂房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计划通过与相关街镇联合开发的形式合作共建标准厂房类、标准研发办公和标准总部办公类物业,通过定制租赁的形式吸引轻资产类项目入驻。

据悉,在莘庄工业区42个签约项目中,乐普医药、固缘电力、伊斯卡刀具、均胜电子等6个项目已经处于建设施工阶段;卓勒精密、芙儿优、赢双电机等8个项目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正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卡倍亿、融格实业、盛普机械等11个项目已通过三委一局评审会,启动土地招拍挂手续。其余新签约项目处于项目建设报告书和两图一表编制阶段,准备进入三委一局评审。除已签约项目外,还形成了一批优质、高产且意向比较明确的在谈储备项目,力争早日签约落地。

“希望通过实现规划、资源、模式、招商、政策、机制等多方面统筹,切实建立起资源统筹、高效配置、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莘庄工业区。”李建华说。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