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业五方面发力提升服务民企质效

2018-12-25 11:09 来源 : 经济日报        作者:郭子源

分享至

今年以来,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监管部门提出多方面具体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更是频出“实招”,从稳定信贷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存量信贷、改革信贷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等五方面发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质效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随后,金融监管部门提出多方面具体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更是“实招”频出,从“稳”“降”“腾”“改”“拓”五方面发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质效。

稳融资稳信心

从传统的信贷融资角度看,2018年以来,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授信保持了基本稳定。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上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

同时,从资金价格看,“降”的成效明显。数据显示,三季度,18家主要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23%,较一季度下降约0.7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分别降低了0.28个和0.85个百分点,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平均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的实现,可追溯至今年年初的一项政策措施,即针对民营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就其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目标。

所谓“两增”,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质量。

“截至今年10月份,银行业均已完成‘两增两控’目标,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总量不断提升,信贷结构趋于优化。”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终点。在此基础上,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制定了下一步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分别从信贷投放力度、审批流程、产品设计、资金价格、综合服务升级等方面做出优化。

工行提出,在贷款规模上,计划未来3年,全行普惠贷款平均增长30%以上,3年翻一番;民营企业贷款每年净增不少于2000亿元,新增融资客户每年不低于5000户,更好地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

如何更有效地增加信贷资金供给?用“腾”的办法盘活信贷存量,是银行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盘活信贷存量,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建立联合授信机制,腾出更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郭树清说。

据悉,截至目前,工行市场化债转股子公司——工银投资已和40家企业签署4200多亿元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推进了28个债转股项目共计530多亿元投资落地。

完善信贷机制

有了贷款规模和利率优惠,这些政策若要真正落地,还需要依靠银行基层机构的信贷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即做到“敢贷、愿贷、能贷”。

知易行难。长期以来,银行一线员工对服务民营企业存在“三个不”,即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

为何不敢做?部分银行曾在小微业务方面投入巨大,但后来却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为了加强管理,银行严肃问责、扣发奖金,有的员工甚至为此离职。

为何不愿做?按照过去的信贷流程,放一笔10亿元的贷款和一笔100万元的贷款,信贷员要做的工作差不多,但最后个人绩效上回报却完全不一样。

为何不会做?随着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市场由过去的普遍性机会变成了结构性机会,这对银行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才能让基层行“敢贷、愿贷、能贷”?郭树清表示,应改革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挂钩,优化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

这就是“改”。从实践看,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从激励机制、尽职免责两方面入手,激发自身服务民企的内生动力。

从激励机制上看,一是继续完善对客户经理和分支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对普惠金融业绩突出的经营机构、基层人员实行专项激励;三是弥补分支机构收益损失,分行因贷款价格下调产生的收益损失由总行全额补足。

为了免除基层人员的后顾之忧,银行业继续落实“尽职免责”的相关规定,适度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

此外,金融科技也成为了银行业优化信贷流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例如,“我们重点从打造金融科技银行、增强行业研究能力两个渠道入手。”招行行长田惠宇说,一方面,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将打造金融科技银行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目标,尝试利用大数据来获取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和非结构化数据,依靠这些来判断、预测某个企业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招行已专门成立了研究院,提升对国民经济新动能、战略新兴行业的研究力度。

增信支持发债

治病要除根,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当前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存在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为直接融资渠道受阻。

其中,由个别企业债券违约引发市场“草木皆兵”,加之资本市场波动引发的股票质押融资强制平仓风险,使得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引发流动性风险。

业内人士介绍,不同于AAA评级的大型企业,AA评级的民营企业因规模较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占比较少。今年初至今,AA评级民企发行的短融中票规模仅占全市场规模的0.72%。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拓”是关键。也就是说,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多元化的市场资金投资民企债券。

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创设了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为民企发债提供信用保护,提振投资者信心。

北京银建投资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出租车运营商之一。该公司日前发行了2018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期限365天,发行规模5亿元,发行利率6.34%。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与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债券配套创设了5000万元CRMW。

“CRMW是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一种,类似于一种保险产品。”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说,投资者在投资债券的同时可以买入CRMW,如果标的债券违约,投资者可获得由CRMW创设机构赔付的补偿资金,“北京银行创设的CRMW就是以该行的自身信用为标的债券提供担保”。

该负责人介绍,由于风险对冲手段充足,前期销售沟通充分,该笔债券得到了市场追捧,多家机构同时参与了CRMW认购,认购倍数达3倍。

此外,通过创设CRMW,中国工商银行已帮助3家民营企业完成规模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招商银行也已发行两笔民企的超短期融资券,分别为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单和福建省首单。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