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业绩预测怎可当儿戏?26家上市公司受监管“关注”

2018-12-07 21:23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衣韵潼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12月6日,*ST椰岛(600238)发布公告称,因2017年年度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受到上交所公开谴责。

无独有偶。此前,已有*ST蓝科(601798)、嘉应制药(002198)等多家上市公司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6日晚,今年以来,共有26家公司因业绩预测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公开批评、公开谴责,亦或收到警示函。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失准,原因何在?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对中国财富网表示,今年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测被“关注”,显示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提高,另外宏观背景变化较大使得盈利预测难度增加。

“具体来说,宏观背景的变化有两点。一方面受2017年宏观经济上行影响,另一方面在于2018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变。”谷永涛指出,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一般在业绩预测的盈亏或幅度上产生了剧烈波动,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造成较大影响,反映出企业的内控机制、核算机制有待提高。

益学投资金融研究院院长张翠霞认为,26家上市公司因业绩预测问题受罚,原因确实在于有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同时,由于P2P跑路、信托违约等风险爆发,市场整体经济环境出现了一定改变,使得许多公司因融资难而计提风险准备金,从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业绩不及预期的波动。“对上市公司来说,要避免因业绩预测偏差而受罚,第一对行业信息要有足够的掌控、了解;第二,在出现预测偏差之后,应通过信息披露等方式及时更改预测失准的数据。”

逾百企业2018年报预减,明年能否好转?

截至12月7日,Wind数据统计显示,逾百家企业对2018年年报业绩预减。为何有如此之多的企业对2018年年报业绩预期相对悲观?2019年市场是否有望回暖?

“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业绩预减数量可能较2017年有所增加,是因为2017年整体经济处于宏观上行的过程,基数效应比较明显。而2018年包括全球经济在内,整体下行压力都比较大,体现在企业经营上面自然有所反映。”谷永涛进一步指出,这一状况在2019年依旧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一方面从社融、PPI等项目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压力依旧较大。另一方面,要看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对业绩到底能产生怎样的影响。”谷永涛说。

张翠霞则表示,随着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利好,如果业绩预减、计提风险等都能在2018年得到彻底释放、充分化解,2019年将有望形成明确的经济数据回暖,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基本面也将随之改善。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