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免费“书房”为何搬进超市

2018-12-06 08:49 来源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朱丽娜

分享至

 

读者在“超·书房”内静静阅读。

    11月25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5号的超市发四道口店,走进店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便利店、鲜花吧、咖啡区组成的零售区,再往里走就是一个“超·书房”。150多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内有哲学、艺术、少儿、历史等十大类4000余册图书。

    “超·书房”是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和超市发集团共建的24小时“共享书房”。

    记者看到,“超·书房”内,独立的阅读空间将喧嚣隔开,三面靠墙的书架按历史、文学等十大类别整齐地摆放着图书,还有特别为方便读者而设置的阅读区域。当天,150多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内,有30多名各年龄段的读者正在看书。读者进入“超·书房”不需要任何借阅手续,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本喜爱的图书,静静地阅读。

    超市在更多人看来,是以面向物质生活需求为定位的,那么超市发是如何想到要将“书房”搬进超市呢?

    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超市发四道口店毗邻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针对周边区位特点,超市发认为在做好居民“菜篮子”的基础上,也更要满足周边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

    “身为海淀区的国有企业,超市发也希望做一些回馈社会的公益事儿,所以就在四道口店拿出了一半的面积,打造一间24小时完全免费零门槛的阅读空间,为‘书香海淀’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尽一份力。”赵萌说。

    采访中,一位名叫葛庆华的老人正在“超·书房”看书,他今年70岁了,就住在四道口附近的小区,平日里特别爱看书,但是从家坐公交到图书馆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有这样一个看书的地方太方便了!基本下楼就能看书,不仅书多,看书的环境也好,每天我都来看上好一会儿。”葛庆华欣喜地说。

    对于图书馆来说,“超·书房”也扩大了服务半径。海淀区图书馆副馆长孙莹告诉记者:“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有限,所以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图书馆+’的多业态模式,结合更多类似超市、咖啡馆类的社会资源,建设更多阅读空间,将好书送到读者身边。”

    为了保证图书的品质,超市发和海淀区图书馆除了选取优秀出版社的图书之外,还会参考权威机构的图书排行榜、读者意见选取优质图书,基本每个月都会进行300册左右的更新。

    赵萌还透露,“超·书房”也在酝酿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活动。

责任编辑:江文军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