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这六类保险有“坑”勿入!保险侵权典型案例发布

2018-11-30 10:46 来源 : 人民日报     

分享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正走进千家万户。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不仅能“以防万一”,有些还能孳息生利,保障理财两不误。不过,近年来保险消费的“坑”也不少,让很多投保者叫苦不迭。

如何绕开保险市场的“陷阱”“套路”,放心投保?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根据一段时期以来查处的案件,发布6类常见的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提示保险消费风险。

个人信息要收好防止他人去骗保

案例一:某汽车修理厂利用投保车辆制造假赔案,使用车主身份证开设银行账户,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1万余元。

监管提示:有些车主送修车辆时,为图方便将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保险单等资料交由汽修单位代为索赔。而对方正是利用这一点,制造虚假事故实施诈骗,侵害了保险消费者权益,同时对保险市场秩序构成危害。

建议您尽量减少代办理赔,确需委托他人代办理赔时,应亲笔签署授权委托书,确认授权范围和有效期,不要轻易将证件原件交与他人;提供证件复印件时,注明使用范围、有效期等。车辆理赔结案后,还应及时查询理赔记录,核对出险次数及赔款金额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保险机构进行核实。如发现相关人员利用你的信息骗保,应协同保险机构向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点评:拿你的身份证去骗保,就算汽修厂老板是你朋友也不行!骗保损害个人诚信记录,这个是要付出代价的。把重要个人证件随意交由他人使用,会导致“诚信”随意透支,将来在社会上可能寸步难行。

电话推销套路多关键信息他不说

案例二:某人身险代理人在电话销售过程中,夸大保险责任,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同时违规销售万能险。

监管提示:保险电话营销,误导消费者的“套路”主要有:夸大保险责任,比如宣称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报多少”;对保险政策作虚假宣传,比如宣称“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对投保人隐瞒合同条款重要内容。此外,根据相关保险监管规定,万能险不能通过电销渠道销售。

如果您通过电话渠道购买人身保险产品,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电话推销的万能险,可能暗藏陷阱。二是对合同条款的关键信息,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缴费期间、退保损失等,做到心中有数,以防被误导。三是收到保险合同后,发现误买1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的,可在犹豫期内无条件解除合同,保险公司除扣除不超过10元成本费以外,退还全部保费;解除1年期(含)及以下合同的,保险机构要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记者点评:电话可以接听,签约一定要见面。保险责任、产品分红等,要以白纸黑字、标准制式的合同文本为主。那些制作精良的影音作品、印有公司标识的宣传资料,都不要轻信!

他把收益吹上天你要冷静察风险

案例三:某人身保险中心支公司在推销分红险时,谎称该保险的满期利益约为40万元并即将停售;续期服务人员继续欺骗投保人,夸大产品分红收益,未向投保人寄送红利通知书。

监管提示:保险代理人在推销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新型人身险产品”时,必须充分说明以下内容:分红险的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连险未来投资回报是不确定的,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会出现亏损;万能险在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记者点评:这些年,一些短期高收益的人身险产品热卖,保险市场乱象纷纷,也把消费者“鼓噪”得失去理智。要知道,任何时候,保险的主要功能都是保障,当您把家庭财富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时,需牢记,保险那一篮是“为难遭灾”时的救命养命钱,不要惦记着靠它发财。没有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轻信承诺、草率投保,反有可能误入陷阱、鸡飞蛋打。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 “高商誉”非A股独有 疏堵结合化解减值风险

    “高商誉”非A股独有 疏堵结合化解减值风险

    有权威人士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高额商誉现象非A股市场独有,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市场相比,A股市场商誉尚处于较低水平,高额商誉公司数量占比相对较小。
    2018-11-29 07:50
  • 偿付能力指标拨云见日 险企“体检”报喜

    偿付能力指标拨云见日 险企“体检”报喜

    各家保险公司新鲜出炉的2018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传出好消息,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净利润等备受市场关注的指标拨云见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公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近80家人身险公司盈利能力普遍提高。同时,有10余家险...
    2018-11-12 08:06
  • 人保资产设纾困质押风险专项产品 总规模不超过300亿元

    人保资产设纾困质押风险专项产品 总规模不超过300亿元

    保险资金纾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保险专项产品设立进程正在提速。上海证券报记者11月6日独家获悉,身为国内保险资管行业的“领头羊”,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资产)拟发行的专项产品已于11月6日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
    2018-11-07 08:10
  • 准备金加速释放 上市险企全年业绩有盼头

    准备金加速释放 上市险企全年业绩有盼头

    综合多份投行研究报告和市场人士分析来看,随着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预计准备金有望迎来快速释放时期,将显著改善上市险企的四季度业绩。与此同时,负债端、投资端也渐成改善趋势,上市险企全年业绩有盼头。
    2018-11-01 08:08
  • 周延礼:40年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创新成就斐然

    周延礼:40年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创新成就斐然

    周延礼表示,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是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同时推进,都与改革创新密不可分,都与对外开放政策息息相关。
    2018-10-27 09:57
  • 商品龙头黯然垂首 风险还是机会

    商品龙头黯然垂首 风险还是机会

    “商品之王”低头
    2018-10-27 08:46
  • 百余位保险业大咖将齐聚成都 探讨服务创新

    百余位保险业大咖将齐聚成都 探讨服务创新

    “创新”正成为金融领域发展新动能,保险服务创新应该怎么做?10月27日,百余位保险业大咖将齐聚成都,在由中国财富网承办的“保险服务创新峰会暨首届中国保险业金燕奖颁奖典礼”上展开讨论。
    2018-10-24 07:37
  • 给生命定个价!投资保障两不误的保险这样买

    给生命定个价!投资保障两不误的保险这样买

    我们常说生命无价,无法简单量化,但悲剧发生之后,没有保险的生命就真的变成了“无价”。且随着中国居民财富总量的持续增长,居民家庭责任意识与财富管理需求也日益凸显,因此,选择既有以小博大的保障杠杆属性,又有长期储蓄投资属性的...
    2018-10-17 11:3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