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银行冲刺理财子公司 谁将“抢头筹” 短期难撬动大规模资金入市

2018-11-28 07:43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徐文擎 叶斯琦

分享至

截至26日,包括国有四大行在内的19家银行公告将设立理财子公司,合计最高出资资本金达1140亿元。中国证券报记者27日获悉,在公告发布前,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包括人员招聘、产品净值化转型、银行内部业务条线梳理等,“后来者”希望发挥后发优势,在未来资管新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

理财子公司“抢头筹”

某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基本会从总行调派,但投研岗位等人员肯定从市场上挖人。目前,工行理财子公司和招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固收交易等岗位人员已招了一轮,部分人员已到岗到位,人员筹备走在设立公告之前。

“资管新规落地后,符合新规过渡期要求的产品一直都在发。产品净值化转型、非保本化一直都在做,包括长期限封闭的久期匹配产品、开放式短债型产品、股债混合型产品等,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第一批产品还会是这种既有类型产品。工行转型是做得最快的。”一家国有大行资管部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会陆续成立,新产品得公司成立后才能发。

一位接近工行的人士说:“别看工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公告排在四大国有银行最后一位,但其注册资本金是最大的,其实可以看出一些布局的端倪。按照他们过往的操作思路,不排除将第一批发行产品的可能。”

他还提到,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取决于总行负责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司库部门对整体流动性的管理能力。当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发展到影响银行整体流动性风控时,就不会再一味增长,这个与货币基金规模受限于公司风险准备金是同样道理。在这个背景下,公募基金仍可凭借专业优势,挖掘一些发展空间。

在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原有委外产品规模是否会收回来由银行理财子公司直接投资也是业内关注焦点。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大行最终会比较倾向于自己招人自己做,但目前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两三年内肯定还是两者结合。一些城商行或农商行基于规模、成本等因素,可能不愿意铺这么多人,更倾向于采取委外形式。具体是委外资金流向银行理财子公司还是相反,要取决于业务实际推进情况。”

与公募存在“竞合”关系

在成立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尤其是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的竞争关系一直被业界关注。

一家基金公司销售负责人表示,短期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刚成立,在净值型产品管理能力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在投研能力上同公募基金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中长期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给公募基金带来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公募基金代销渠道将受影响。在公募基金目前的代销渠道中,银行占比最高。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银行股东自身销售渠道优势,公募基金在代销资源上将面临挤压。对非银行背景并且具有特色的基金公司可能带来新机遇。

第二,公募基金牌照优势已不明显。资管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投资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牌照优势弱化后,公募基金公司在这两方面都将面临压力。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团队情况取决于实际激励水平和公司发展前景。

第三,在产品线和投资范围上,银行理财子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内外优势较为明显。内部优势来自固收团队投研和风险管理能力,外部优势来自制度红利。

他提到,权益投资仍是公募基金优势所在,同时具有税收优势。“我觉得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上述银行资管部门相关人士说:“未来突破口还是分工,银行理财还是会以固收和非标为主,公募会更倾向于打造权益投资能力,销售渠道对不同资管主体而言变得更关键。”

另外,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动力可能不大。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希望做大自己的资产管理规模,也不希望对自身存款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发展银行理财子公司资管业务会为银行获客、留客考虑。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他们也会担忧客户流失等。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已十分紧密。

  短期资金入市规模有限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这被认为将为股市带来重大利好。不过,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短期内对增量资金不宜过分期待。

  上述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现有银行资管存量产品会被带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开始阶段,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重点可能还是会与之前业务有些延续,做好平稳过渡。这样,一方面是基于过往客户风险偏好,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当下人才构成。权益产品也会有,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人才也已到位,但初期占整体产品规模比例不会很大,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会以FOF形式做,主要还是求稳。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短期不会带来资金大规模入市。目前,大部分银行理财都是零售资金,拿固定收益资产,权益配得少。以后会不会增加,还是要看主动管理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与资金会否大规模入市没有必然联系。此前很多资金就是在市场中的。未来会不会进入权益类市场,还是跟政策、经济基本面等更为相关。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