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通过快速处理入境安排,为香港特区科技公司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首年度配额为1000个。
“小时候,香港是我最爱的警匪片,刘德华在里面,我在外面。长大了,香港是内地随处可见的茶餐厅,吃在里面,幸福在外面。而现在,香港是连接内地和世界的HUB,科技在里面,机会在外面。”
在11月18日,在香港举办的“Hub Plus 创科1000峰会”上,主办方荷马国际CEO 叶程坤有感写了一首小诗。而实际上,文字抒发的情感背后,是香港科创事业繁荣发展的迫切与决心。
从2002年加入阿里,作为工作十年的“阿里铁军”,叶程坤深刻地感受到当下香港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渴望,以及未来金融科技发展需要的创新驱动力。
而实际上,随着港珠澳大桥的成功搭建,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在了香港创投圈。
建港版“硅谷”: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实施,780亿港元助力
外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已经让香港开始躁动。对于这座曾令人憧憬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下全球快速的发展中,确实要加足马力。
自今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通过快速处理入境安排,为香港特区科技公司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首年度配额为1000个。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更多的人才进入香港发展,提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而实际上,在培育企业和人才方面上,香港政府已投放780亿港元,今年施政报告更额外投放280亿港元,打造创科环境。
对于创业而言,在香港受高昂的租金等因素影响,颇为艰难。但近年来香港社会对创科的热情高涨,政府投入亦更多,因此未来港青创业之路将会平坦许多。
同时,香港要发展创新科技,推动人工智能政府肩负重任。香港今年开展六个人工智能项目,涉及网络安全、监察违泊、货物清关等,长远更会在科学园内研发“无人驾驶技术”,配合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此外,加上落马洲河套区将会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期望本港、深圳和大湾区城市能互补优势,创造港版本的“硅谷”,捉紧契机改革创新。
数码港&科技园,香港两座科技孵化工厂
会上,香港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指出:创科让香港发展进入新赛道。数码港一直致力营造香港初创生态环境,扶植本地初创企业,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数码港的支持下,相信香港的初创企业将能在全球创业投资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能够把握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动力。
据悉,在过去几年,通过数码港实现融资的公司已经融资超过72亿港币。
另外,香港另一座科技孵化工场——香港科技园作为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02年起营运,有700+间科技企业,12,800+人在内进行研发相关工作。科技园与创新中心及工业村相辅相成,发展香港创新科技枢纽。
香港科学园首席商务总监徐建女士分享到,香港学术资源非常丰富,汇聚了众多知识人才。香港《2018/2019财政预算案》中,重点加大投放创科发展,将投入508亿港币推动创科发展,香港科技园未来将注资100亿。其中有三大重点发展方向:
1)加强支持本地及海外的初创企业及科技公司,吸引他们加入创科生态;
2)提供一系列的全面增值服务,包括资金筹募、市场应用等其他配套服务;
3)兴建切合市场及业界需要的研发设施,提供科研空间。
香港科技园多年来通过运作“孵化计划”,各式各样的工作坊等项目帮助初创企业与行业对接,带领年轻人入行。徐建形容科技园的角色像“航空母舰”,未来还将带领香港的初创公司出海扬帆,前往内地、国外发展。
与此同时,随著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从基础研究到实用性研究都将成为一个体系,从前内地创科发展速度快于香港,但香港可以藉大湾区发展之机奋起直追。
新锐创业者频出,香港成为世界连接内地的门窗
在世界知识产权机构WIPO与美国康乃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报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的报告,香港是在全球的126个经济体中,创新指数是排名14,比去年跳升了两位。
⾹港⼤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海鹏指出: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是创科的重要内容。它的“大”主要体现在类型、数量、差异、速度、价值,如何从数据中挖掘出价值,帮助企业做出决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众多香港的创业者中,正呈现一股新兴的力量。年仅十三岁的CEO 叶礽僖,她创立的MinorMynas让全球小朋友可一起互动学习语言。在她看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人学会重要的东西和有必要学习的东西。离开香港的经历让叶礽僖印象深刻,短时间内的快速学习让她意识到一个月内学习的内容可以抵过一年的知识量。
她表示,香港是世界的门户,你可以遇到来自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各种文化的碰撞可以激发灵感。香港也是连接世界和内地的桥梁,虽然面积不大,但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创投企业快速走向世界。
正如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管洪为民所言:“现在高铁开通了,去福田才15分钟。这样的情况下,两地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公司会在一起专注做事情,但是在大湾区里面,尤其是深港,可能还包括东莞和惠州,这一切都将令深港之间的来往将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