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孩子的教育成长,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学前教育”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争相议论的热点话题。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意见》开出了具体“药方”。虽说是对校方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家长关心的是,新规的实施会间接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怎样的影响?会给孩子今后的幼儿园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新规之下,择校、学费、教学质量等问题是否得以缓解?
为此,中国财富网(微信号:cfbondcom)走访了几个北京不同城区的学龄前儿童家长,同时对《意见》开出的这些“药方”作了具体梳理,一起往下看↓
调查:家长口中的公办园和民办园
萌萌妈
宝宝年龄:5岁
公办园
幼儿园花销:托费980元
“没费多少事儿就上了幼儿园”
萌萌妈说,宝宝上的公办园就在自家小区里,可以作为“第一梯队”上学,本来托费是700多,去年幼儿园在教委评级中升了一级,学费涨了200元。
萌萌妈说,现在每个中班里有20-30个小朋友,三个老师负责照顾。到了大班阶段可能会合并成两个班,每班有四个老师。
君君妈
宝宝年龄:4岁
公办园
幼儿园花销:托费780元
“我可能没什么‘追求’,离家近就行啦”
君君妈说,自己可能是没什么追求的人,幼儿园的选择标准:首先看离家距离、其次看教学质量,最后才考虑价格。
君君没费什么事儿就上了附近的公立幼儿园。“因为我家属于‘第一梯队’,又有房产,又有户口。”但君君妈介绍,小区里“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宝宝们竞争就很激烈。
君君妈说,离家远些的地方有一个双语私立幼儿园,价格1万+,小区里不少邻居都把宝宝送到那个私立幼儿园。
星星爸
宝宝年龄:5岁
民办园
幼儿园花销:托费3500元/月
“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考察幼儿园教学质量?”
星星爸坦言,他给宝宝选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考察幼儿园的教学资质和教学质量。因为,家附近的公办园实在难以“挤”进去。“民办园每月托费3500元,如果想进公办园要托关系,花的成本跟民办园学费差不多。”
星星爸选择这家私立幼儿园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离家近,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至于民办园的教学资质和教学质量,他觉得只要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开心度过就可以了。“从细节上就能看出老师是不是真的体贴和关心孩子。对于我来说,这些比一张冷冰冰的证件要重要多了。”
蛋蛋妈
宝宝年龄:4岁
民办园
幼儿园花销:托费1100元/月 延时班6800元/学期
“有个幼儿园能上就不错了,托费还降了,真挺好”
蛋蛋妈把自己和孩子户口落在家里老人名下,附近既有幼儿园也有小学。虽然是私立幼儿园,价格不低,但蛋蛋妈已经觉得很满意。“幼儿园就在小区里,很方便。我妈家小区不属于附近任何公立幼儿园的‘第一梯队’,靠排队基本轮不上。”
即使是这家私立幼儿园,也是先考虑房产和户口都在本小区的幼儿。因为蛋蛋妈在这个小区并没有房产,所以在“第二梯队”入园之后,只能按照私立价格让宝宝上学,托费加伙食费每月4100元。
2018年,蛋蛋上的幼儿园和教委合作实行普惠制,托费一下降了3000多。但蛋蛋妈得知,幼儿园原有的国际班取消了,还特别积极地让大家报延时班。
诺诺妈
宝宝年龄:6岁
民办园
幼儿园花销:托费7500元/月
“幼儿园对家长反馈比较重视”
诺诺上的是著名的“三色”幼儿园。北京城区,国际班,托费每月7500元。
诺诺妈介绍,教师资质这部分,主班、配班老师大部分是师专学历,鲜有本科。但配班老师想升级到主班,既需要一定工作年限,又需要通过集团系统晋升考级才行。幼儿园还组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隔一段时间家委会成员入园可参观实际教学和幼儿实际生活,并反馈给家长。
学前教育新规开出的是怎样一帖药方?
症状一:公办园进不去,民办园收费高
药方:强调普及普惠
普惠性幼儿园和相对高收费幼儿园作对比,是指公益性、有质量的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消费水平而定的幼儿园。
《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现有很多中低端私立幼儿园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转型成为普惠园或者被学前教育资本收购或成为两种常见的出路。
和君咨询合伙人丁宁表示,整个行业即将进入一场由大资本和大监管双重力量交错下的行业洗牌,背后其实是幼教行业在加速分层。
“因为中低端幼儿园在硬件上拼不过公办园,在软件上又无法与高端园相抗衡,关停或者转型成为必然的选择。”丁宁说,对于这种园所,转型成为普惠园是最好的选择,依靠政府的补贴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营,还能够保证稳定的生源。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受新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主导的民办幼儿园可能会逐渐剥离“母体”。资本市场对幼教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未来预计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重将是大趋势,此举也有利于体现幼儿园公益属性。
症状二:天价收费的民办园
药方
公办园: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民办园:加强收费价格监管
中国财富网在对该《意见》的解读中发现这样一句话:月收费不到千元的公办园和天价收费的民办园今后都将面临价格调整。
这对万千家长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据了解,家长选择天价收费的民办园一般有两种情况,或是公办园排不上队只能无奈接受民办园,或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自愿选择民办园。
业内人士指出,影响民办幼儿园价格的因素有幼儿园举办者和资本的逐利成分,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供需关系所决定。由于优质学前资源有限,一些高端的民办幼儿园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定更高的保教费标准,而家长也趋之若鹜。
但值得一提的是,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回报而不重视师资建设、幼儿园办园品质,否则家长最终也会放弃选择这些幼儿园。
症状三:恶性事件频出
药方:遏制幼儿园“过度逐利”
有分析指出,由于资本的介入,部分幼儿园凭借“直营+加盟”的商业模式得以快速扩张,特别是加盟模式,轻资产运营,发展成本低,便于快速扩张。但是加盟商通常良莠不齐,虽然可以有效提高业务扩张的速度,但却给孩子带来了额外的安全隐患。
《意见》提出,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应每年依规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而对于备受关注的师德师风建设,此次《意见》也规定,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
财经专栏作家、资深财经评论人朱邦凌表示,幼教行业有特殊的公益性质,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家长们的痛点。幼教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即使营利性的幼儿园也不能做成一门生意,承载国家与家庭希望的孩子们不能被资本绑架。
财富网评:
禁民办园上市 让资本更理性
文/柯锐
新华社15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意见提出要规范发展民办园,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具体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学前教育牵涉千家万户,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动向,社会和市场都很关注。根据意见,将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普惠园比例,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这将有助于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困扰民众的难题。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幼儿园的公益属性会更普遍,更突出。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一些大中城市里,部分幼童进入公办园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商业属性明显压过公益属性,出现天价幼儿园等现象,收费畸高,有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没有保障,甚至出现虐童丑闻,引起公众声讨,营利性民办园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意见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规定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这并不是否定社会力量办民办幼儿园的合法性,而是让社会资本在介入学前教育时更理性、更规范。毕竟,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浓厚的民生属性。遏制资本过度逐利行为,有利于规范营利性民办园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
虽禁止将民办园打包上市圈钱,但也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意见明确指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也是亿万家庭的刚性需求,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资源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要补齐这个短板,解决民众“痛点”,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也要健全学前教育监管体制机制,堵住监管漏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对民办园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强调,意味着对从事学前教育业务的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使相关社会资本变得更加理性,而这也会促进资本本身的规范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