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操翰驭色,人书俱老” ——探幽陆秀竞的山水世界

2018-11-09 15:20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杨艳丽

分享至

2018年8月25日,“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在当天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哲学与美学、语言形式与观念探索等各个层面,对陆秀竞的艺术之路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深层次探讨,成果丰硕。

▲朝圣 纸本设色 122x244厘米 2013年

借用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开幕致辞的总结:“陆秀竞继承和发扬了浙派山水酣畅淋漓、清雅俊逸的风格特点,并在遍游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国的基础上,创造出设色丰富、气势辽阔,深具历史感和人文性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精神。从艺50余年,陆秀竞不但创造了个人耀眼的艺术成果,同时还曾任职多个艺术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组织艺术活动,出版画集教材,并富有成效,为中国美术和浙江美术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心血,贡献了成果”。

▲故乡  纸本设色 45x48厘米2015年

陆秀竞是自潘天寿、陆俨少等前辈大师以后,浙派山水画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常年躬耕于墨海笔池,不求闻达,淡泊名利。虽然他并非显名于当代艺术市场,但在学术圈内,深为同仁所敬重。对于这样一位对当代中国画坛、浙江省美术事业、美术教学事业都具有突出贡献的重要画家,应该获得学界与收藏界更大的关注。本文拟就陆秀竞的艺术历程,特别是在山水画领域的探索与成就,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

▲光耀佛塔  纸本设色 96x82厘米 1998年

对一个画家艺术风格的研判与总结,如果脱离开具体的历史发展“原境”,是很难对其贡献进行定位的,因为特定的风格往往会伴随着特定的美术思潮,是画家内心的审美追求与思潮的正反回应。因此如果我们将他几十年的探索在时间纵轴上进行风格变化的梳理,或许会更清晰地体现画家的思考方向和思想的深度。

上世纪60年代,陆秀竞的山水画风格依然隐约流露出顾坤伯、陆俨少等老一辈大师的影响,风格清新隽永,彼时的风貌更多可以归并入浙派山水的范畴中。

▲江南老房子 纸本水墨 70x70厘米 2003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陆秀竞逐渐开启了随后几十年的风格探索之路。《金谷圣寺》是他广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也堪称中国山水画坛颇为重要的作品。这件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山水画,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后,对当时普遍盛行的中国绘画本体语言寻求变革的积极响应,具有某种典范意义。

很多人都熟悉陆秀竞在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求学时,所创作的浸染江南烟雨气息的作品,但《金谷圣寺》却呈现出完全不同于的面貌,体现了画家深沉的思考和探索的自觉。该作表现了两山耸峙的谷壑间,层层叠加的梵宇。它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山水画,在宗教性的基础上,平添了浓厚地精神性的神秘感。中国画的颜色历来讲究“色不碍墨”、“墨不妨色”,当色彩的使用占据主导地位时,水墨会主动让位于色彩,以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但这件作品则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了色彩与水墨各自的张力。画家巧妙地将富有变化的色彩布置在大面积的水墨世界中,虽然颜色的纯度适当降低,但丝毫没有削弱色彩的饱和度,加之金粉的使用,营造出恢弘肃穆的艺术效果。两侧的山峰,在半抽象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将山崖的浑厚表现出来。庙宇的用笔老辣生拙,既不失殿宇的庄重感,又饶有故意。萦绕在建筑附近的白云,更增添了建筑本身端坐九霄的叆叇。远景的几大块水墨,淋漓洒脱,弥漫着氤氲的水汽。整件作品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写实与写意之间的维度。同样是创作于1986年的《千佛洞奇观》,与《金谷圣寺》共同体现了画家在特定时期对带有宗教色彩的题材的关注与表现,画面中选取了很多典型的形象: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大漠、舍利塔、骆驼,一团圣光则成为画面的中心,可以看作是画家精神的升华,更是照耀在千年历史遗迹上的光芒。

▲金谷圣寺  纸本设色 190x180厘米  1986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秀竞到西北采风,并形成了画风的一次重要转折,这让他突破了江南山水的藩篱,在茫茫大西北的脊背上找到了新的语言。《光耀佛塔》创作于1998年,画面中虽然还保留了一直以来精良的笔墨,同样绚丽的色彩,但整体的气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外在可视的形式语言本身,而是深入到审美主体的精神内核中。江南水乡的氤氲和西北的雄浑的汇合,恰如百年时钟跨过零点一样,形成一个全新的世界。

▲雪域图腾柱 纸本水墨 244x122厘米 2011年

步入新世纪,陆秀竞移居海外,旺盛的艺术之树不断结出令人赞叹的硕果。《旧金山红树林所见》正是描写异域风光的代表性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没有选择那些时髦的街区或新潮的西方文明标识,而是着意于平实的景致。高大参天的松柏之下,游人悠闲地漫步,一处幽静的房屋昭示着一份难得的恬静。当然,在这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画家对故国的思念。虽然展现的是异国的风貌,但在画家的心中始终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是一种平淡下的超然,是一份难得的静谧。高树林立,空旷迥绝,烟岑静寂,一片天然。当然,虽然身居海外,画家还会不时描绘一些记忆中的山水,比如创作于2003年的《江南老房子》,该作品创作于美国洛杉矶,身处异乡,但不时会通过一些曾经的景致来不断唤起对过往经历的追忆,这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感受,也只有游子才能体会到这种别样的感受。画面中用饱含情志的笔墨,勾勒出重檐叠幢。笔墨的运用是那么平实,但细加观看,却是变化无穷,水墨的淋染出神入化。不知是否是由于画家生活在西方“构成主义”的世界中,《江南老房子》更强调点线面的穿插,构图非常饱满,在笔墨的表现力外,更注意了画面的主动分割。创作于2011年的《雪域图腾柱》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作品,在一片蓊郁葳蕤的丛林中,几组图腾石雕巍然矗立,虽然整个作品的基调还是传统的样式,但可以明确地看到,画家正不断进行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转换,在全新的世界中探讨无限的可能。或许,他被当地别样的文明所吸引,这是一种迥然于中国传统文脉的新视域。同时,画家也在探讨如何将传统的树木、山石、云烟、溪水与图腾柱、雪山相衔接,生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千峰耸秀纸本设色 96x178厘米 2017年

陆秀竞创作于2013年的《朝圣》则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是画家在游历海外多年后对传统文脉的回归。但此时的回归已经迥异于80年代的以前的样式和心境,是站在中西两种文化的高峰上看待其中的差异性与共通性。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像的造型依然保持传统壁画中典型的造型,坚实而飘逸,但色彩的使用也笔触的控制,则吸收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有益因素,当然,画家的这种探索并不一定是模仿,而是在周游列国后,语言使用上形成某种暗合。作品将传统壁画的色彩体系与西方现代派的色彩体系融汇在大面积的泼墨当中,颜色饱满艳丽又不失雅正。《山野古寺》在色彩的使用上延续了这种汇融东西的理路,但在造境上更贴近传统的样式,笔墨松灵,墨韵五彩,在步入古稀之年后,画家的状态进入到一种更为自由的境界,泼墨的使用大胆、肯定又游刃有余,正如孔子《论语·为政》中所提到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建筑的背后,画家似有意无意地安排了很多泼墨形成的空白,恰如一道道神圣之光,悠远窅缈。石绿、石青的使用饱满,但其魅力又完全含藏在大墨块中,随着水墨的流走而自然流淌,最终形成了一种云蒸霞蔚、千岩竞秀的宏大样貌。

▲千佛洞奇观纸本设色 80x112厘米  1986年

自本世纪开始的十年以后,画家在笔墨与色彩的使用上已经慢慢转变成一种半抽象的状态,在取物造型上已经完全成为一种“心画”,与其说在描写物象,不如说是高度的书写自我的内心变化。《故乡》一作是一件典型的作品,这时的作品减少了早期大面积的泼墨,技术层面的运用退居次位,笔笔都是由画家的胸臆中流淌而出,取象在有意无意之间,物象多用短小精炼的笔线完成,似点似勾,点染并用。这一时期的作品含有2015年先后创作的《梯田》、《夕阳红》等精品力作,这两件作品的共同点在于不仅解放了笔墨,更解放了色彩,恰如黄宾虹晚年的风格,是在确立新理法与打破旧理法之间获得微妙的平衡。创作于2016年的《秋》已经达到自然挥洒的状态,一切物象已经被全部打散,彻底摆脱对象的羁绊,用笔肯定,我们几乎可以听到画家下笔的“莎莎”声,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似音乐般的律动。这样的意境也只有修炼了一个甲子的画家才能臻于此境,想必画家本人也会对这件作品十分珍爱。而2017年创作的《千峰耸秀》可以体现画家最近的思考。当代很多画家到了晚年,更喜欢表现一些小尺幅的作品,以自娱为主,虽然不乏精彩之作,总体上很难恢复年轻时的气势。与之相反,陆秀竞却不断与年龄抗争,在近些年有很多巨幅的作品出现,或许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概括不甚准确,但他确实在步入古稀之年后更能迸发出艺术上耀眼的光芒。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没有刻意去造险,用最简洁有效的构图来获得最端庄的气息。山石的用笔生辣浑厚,远山的红色大胆而有韵味。在笔者看来,此时的陆秀竞在精神上与黄宾虹、陆俨少晚年的心境相通,如坛中老酒,粗尝甘冽,而回味无穷。

▲秋  纸本设色 45x48厘米 2016年

最后,笔者希望通过一段简短的文字来约略概括陆秀竞山水艺术的大致特点:

在绘画观念上,他的思想极具兼容性,打破传统与当代、现实与历史的固有局限,在更大的历史维度中去探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可能性,并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去把握山水画发展的整体脉络。

▲旧金山红树林所见  纸本水墨 122x244厘米2008年

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上,他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力,长期滋养于江南山水的特有意蕴中,但他的绘画风格并没有走向虚空,走向乏味,反而是以一种沉厚的大格局,去不断充实中国画笔墨在当代的价值存在。他在不断向世人昭示中国画笔墨的无限可能性与生发性。

▲山野古寺  纸本设色 122x244厘米 2014年

在色彩上,他将敦煌壁画中略带神秘而简洁的色彩体系与西方现代派色彩丰富而极具表现力的体系进行融合,在二者之间寻求共通性。画家尽量保持色彩自身的张力,在颜色的对比与呼应关系上,总能够发现新的生长点。不仅丰富了传统文人画在色彩使用上的固有惯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梯田  纸本设色 45x48厘米 2015年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陆秀竞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几乎贯穿了中国画山水画风格发展的历史,虽然有十余年的海外生活,但他的艺术探索一直伴随着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交叉与更替的历程。很多人将着眼点放在他精湛的技艺之时,往往会忽略在艺术风格与语言上的大胆创新,他具有一颗始终寻求变化的心灵,具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交汇中,陆秀竞总是可以寻绎到艺术发展的有效线索,并生发出新的样式,而这种样式又无不合乎中国传统文人的懿范。

▲夕阳红  纸本设色 45x48厘米 2015年

随着时间的推进,陆秀竞的艺术探索会愈发凸显出新的价值。

责任编辑:徐可芒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