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Kindle压泡面"带来的阅读之思

2018-11-08 08:13 来源 : 北京日报     

分享至

近日,“Kindle压泡面”话题引发关注。曾经风光无限的“阅读神器”,如今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的科技产品之一。对此,有媒体直言,“Kindle遇冷,背后是电子书的溃败。”

事实上,进入“读屏时代”,对纸质书的唱衰一刻也没有止息,每隔一段就会有某种“取代论”生发出来,搅得舆论场一片唏嘘。然而,几年过去,寒冬渐暖,纸质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卖越好。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纸质书已实现销售册数连续三年8%-10%的增长,反倒是电子书愈发给人一种后劲不足之感,所谓“替代”显然无从谈起,以至于不少出版社都开始“怜惜”起电子书来。这样的转变,让人深思。

“媒介即讯息”,介质不同,功能、体验自然各异,电子介质简单便捷,能填补碎片化时间,适合浅阅读;纸质介质更有仪式感,需要静心安坐,是深阅读、重阅读首选。两种介质各有优长,不必厚此薄彼,但从此消彼长的变化中,却能看到一个明显趋向:尝尽“冷暖”之后,难舍书香的人们正回归深阅读。而在这样的趋势下,纸质书自然更受青睐。

相比花哨的新媒介,纸张看上去普通简单,但恰恰因为至简,所以专注。铅字能更好地承载厚重的内容,墨香更能让人宁静致远。“偷得浮生半日闲”,取一本书,泡一壶茶,或在斑驳阳光中,或在温馨灯光下,感受指间摩挲的触感以及淡淡的书香,这些物理情景带来的阅读愉悦,都是在电子屏的方寸之间难以体验的。所谓看纸质书“更有读书的感觉”,好读书者自解其意。

“纸质”也好,“电子”也罢,终究是介质,不是阅读本质。且看当下,各种电子阅读器、读书APP层出不穷,看小说、记笔记、玩社交,功能一应俱全。“Kindle在手、书海自通”,人们一度乐观地认为数字阅读盛行,国人的“不爱读书病”终于有治了。可事实远非如此,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没能提升大家静心阅读的能力,芜杂混乱的信息洪流更渐渐冲淡了开卷的专注。不知从何时起,一个新名词——“社交网络囤积症”开始流行,微信里关注一堆公号,收藏了成摞“好文”,却压根儿没时间看。一触即得的阅读内容,其实正在让人们丢掉阅读本身的乐趣。

介质无限升级,思维更要沉淀。很大程度上看,读书是一项慢功夫,在淡然闲适中,才能更好领略好山好水、人情百态,才能更好思考人生、审视世界。所见未必能得,读书这件事,载体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读的又是否是一本值得你付出时间的好书。有人追忆,五六十年前学生们没钱买书,学校就把《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撕下来每天贴几张到布告栏上,大家簇拥于前争相品读。嘈杂的读屏时代,这份阅读的本真,尤为值得重拾。

介质的冷热之间,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国人阅读需求的提升。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而满足这一需求,只在介质上做文章无济于事,还需在书的品质上下功夫。如今纸书市场回暖,可尚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打造更多的精品好书,提升阅读品质,任重道远。(晁星)

责任编辑:江文军
相关推荐
  • 出版社纸电同步成趋势 可实现多方共赢

    出版社纸电同步成趋势 可实现多方共赢

    伴随着数字阅读高歌猛进,数字出版发展迅猛,电子书和纸质书市场的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更有销售数据表明,电子书的推出也有助于纸质书的销售,两者是相互促进,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乃至有评论称纸电一体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2018-07-04 08:26
  • 办婚礼、办沙龙、不打烊……新招频出能否让实体书店“回暖”?

    办婚礼、办沙龙、不打烊……新招频出能否让实体书店“回暖”?

    如何让更多人撕掉“不读书”标签,提升阅读质量,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实体书店。记者采访了解到,坚持地域特色,创新经营方式,打造公共服务空间,成为实体书店探索转型的新路径。
    2018-06-19 08:26
  • 马笑泉:“老派”读书人

    马笑泉:“老派”读书人

    单从读书的形态来看,并排靠在床头的两人,一个属于现代,一个属于古代。只是这古代人还理直气壮地占据家中书柜大部分空间,出门旅行,也要往箱中塞上厚厚的两大本。
    2018-05-28 08:20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