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9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为645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三成。这反映出银行正在加速出清不良资产,银行不良率因此有望得以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风险。
以核销手段处理不良资产,也正是监管部门所鼓励的,银保监会今年已多次表示,鼓励银行利用拨备较为充足的有利条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
贷款核销同比增超三成
银行加速清收和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可及时化解风险,还能够腾出信贷空间。
上证报记者根据人民银行社融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为645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775亿元,同比增长大约35.2%。这是银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的一个缩影。
在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过去累积的不良资产问题正在加速暴露。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96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2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较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某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一是严监管趋势持续,鼓励风险暴露导向明确,同时对风险分类审慎性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外部形势复杂,导入风险加大。“资源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等企业还款能力下降,风险不断积聚并陆续暴露,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显然,压减不良资产已是当前银行化解风险的首要工作。其处置手段包括:催收、司法诉讼、贷款重组、核销、证券化等,业内俗称为打包、打折、打官司“三打”方式。
而受到监管部门鼓励的核销,主要是针对已完全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即100%是坏账。不过,相比其他手段,核销也有严格的实施要求,即需要满足财政部及其他监管部门设定的某些条件才能使用。
对于银行而言,只有不良率过高、包袱过重,才有意愿核销。因为贷款核销表面上消耗的是拨备,“吃掉”利润,最终消耗的实则是银行资本金。
“银行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决定处置手段。核销可以快速降低不良率,财务指标上的资产质量会更好,可谓‘轻装’上路。”浙商银行经济师杨跃告诉记者。
从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中也可窥,核销是大行和股份行等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例如,平安银行上半年回收不良贷款123亿元,同比增180%,其中核销贷款65.59亿元。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75.81%,较上年末增加24.73个百分点。
贷款核销纳入社融数据
也正是贷款核销规模的增加,人民银行在今年将其纳入了社融数据统计的口径中。
为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自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客观来看,近年来银行不良核销力度不断加大,规模不容忽视,而且以后一段时间还会增加,对统计的偏差影响更大。”杨跃解释说,正因如此,加入社融统计更合理,毕竟核销本质上也是贷款,债权在法理上还存在。
某银行计财办人士进一步解释称,贷款核销从账面上减少了新增贷款数,会造成实际统计贷款增长的虚减。他还表示,“地方银监部门都不希望辖区内银行不良率过高,也有相关考核要求,核销能够快速降低不良率水平。这也是核销规模增长的原因之一。”
记者注意到,由于监管部门在季末考核银行不良率等指标,所以银行一般会在季末大幅增加贷款核销规模。例如,今年3月、6月、9月的贷款核销增量分别超过千亿元,而其他月份最高不到500亿元。
上述计财办人士表示,核销都是由银行自行“消化”,并无其他补偿。事实上,监管部门今年以松绑监管指标的方式间接鼓励核销。今年3月,银保监会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至150%。而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远超“红线”。这意味着,银行用核销方式处置不良贷款还有较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