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周延礼: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保险资金大有可为

2018-10-18 10:51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 10月18日,以“新金融 新动能 新跨越”为主题的2018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题目是“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 服务济南产业金融中心建设”。周延礼指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保险资金大有可为。

 

以下是周延礼发言摘要: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内容。济南市作为“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先行区,把产业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重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使济南的产业金融中心建设与其他金融中心错位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产业金融要求金融服务回归本源,探索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新模式

实业兴则金融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的根本。金融服务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回顾总结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危机的成因就是由于金融服务脱离了实体经济所致。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认为:“美国目前只有15%的金融机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其余的资金都处在封闭的交易投机循环当中,亚当·斯密所构想的自由市场制度已经崩溃”。世界各国政要在总结2008年的金融危机教训时认为,必须抑制经济的过度金融化、高杠杆化,金融要回归本源、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既是金融的基本职责,也是纠正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金融政策的偏差的需要,更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做好产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是推动产业金融与产业链融合迫切需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目前,产业金融服务对我国金融机构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急需要破题。济南市探索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实现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推动产业金融和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现代保险要求保险服务高质量,探索保险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功能,是其他金融工具不可代替的,特别是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各类风险会相伴而生。济南市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更应注重运用保险在经济运行中的“减震器”和社会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风险,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风险,降低实体经济运行和产业升级的成本,助力新旧动能平稳转换。

    一要推动保险业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保险业可以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山东十强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及时补偿风险损失,稳定生产经营。积极发展企业财产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等,增强重点产业风险抵御能力。发挥保险费率杠杆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二要支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优化补贴方式,进一步为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分散风险,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山东2014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开办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保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已承保首台(套)保险94件,提供风险保障64.21亿元。

三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加强关键信息共享、提高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快推动信用保证保险,特别是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的发展,推进融资模式和征信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政银保”业务覆盖面,放大保险增信对扩大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基础设施债券计划的信用增级要求,引导更多保险资金可以投向民营或小微企业。优化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修订股权投资和保险私募基金的监管政策,以股权形式撬动保险资金发挥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长期资金。发挥“保险+融资”的综合优势,创新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形式。

    四要在稳定外贸出口方面,出口信用保险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和信用工具。以中国信保公司为例,在过去十多年中为我国的货物贸易出口和项目融资累计提供了3.5万亿美元保额,特别是通过保单融资拉动出口6700亿美元。济南市也要研究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济南“走出去”战略,发挥政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用,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经营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扩大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

 加大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保险资金具有投资期限长、来源稳定、形式灵活的特点,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从国际经验看,主要发达国家均将保险资金摆在战略位置,并给予必要的财税优惠政策。比如,美国二战后至70年代,55%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于保险资金;日本主要经济行业的贷款30%以上由保险资金提供。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5万亿,约30%可以直接投资于重大工程、基础设施等。盘活用好保险资源,对于丰富中长期资金来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资金在支持济南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已有黄台电厂、济南公租房建设、长清养老社区等直接投资项目余额累计达342亿元。与一些先进省市相比,保险资金支持济南产业升级发展和能量跃升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

  一要在交通、能源、不动产等重大项目领域保险资金大有可为。保险资金参与山东重大工程建设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2016 年3 月,泰康-山东高速城镇化基金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成立,总发行规模为120 亿元。该项目由山东省国资委批准发起,与山东省属特大国有企业山东高速合作设立“山东高速城镇化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地方高速、核电、城镇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又有利于保险资金稳定收益,获得了地方政府与险资双赢的局面。

此外,保险资金参与烟台-中韩产业园基金规模50亿元,参与青岛地铁建设规模180亿元。    

二要引导保险资金参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与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方向高度一致,与保险资金投资方向具有天然契合性。建议找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与保险资金结合点,尽快筛选一批符合保险资金投资要求的优质项目,综合运用项目对接平台推介、现场路演等方式,强化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上海保险交易所等机构的对接,吸引保险资金落地济南。另外,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中应着力引进保险资金参与。

三要引导保险资金支持产业升级。保险资金在助推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China Internet Plus(“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境外控股公司)、奇虎360 私有化、滴滴出行等项目新兴科技企业背后,都有保险资金的参与。

又如,在助推健康养老产业方面,保险资金参与投资、参股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社会办医。如阳光人寿在潍坊投资建设阳光融合医院、泰康人寿收购南京仙林鼓楼医院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机构投资数十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东部沿海地区。

此外,在服务制造业方面,保险资金则有规模150亿元的华泰-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支持我国大飞机的研发生产。

四要传统产业脱困升级中可以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比如,保险资金参与了陕煤集团100亿元债转股项目,该项目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的第一单债转股项目,体现了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对保险资金参与债转股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又如,山东国投泰康产业发展基金,聚焦山东国企改革,服务实体经济。

 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保险服务高效率,完善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运行保障体系

第一、培育比较优势,构建符合产业金融中心要求的保险市场体系。

一是培育“特色型、功能型、创新型”保险法人机构。发挥济南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经济与保险业深度融合。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的相互制保险公司,培养特殊领域保险的专业能力,吸引和吸收全国保险资源。围绕济南产业布局,引导保险机构在济南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

二是提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保险中介机构进驻,支持总部在济南的保险中介机构挂牌、上市。探索建立面向全国的中介机构股权转让系统、专业中介机构“孵化器”,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提供股权转让、信息咨询、创业辅导、教育培训、财务法务等基础服务,增强济南在保险专业中介领域的影响力。

三是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功能性保险机构。支持设立各类为保险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机构,推动在济南设立保险后援基地,聚集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机构。

第二,加大机制创新,建设保险资金集聚区。作为新兴的融资渠道,大部分省市在吸引保险资金上还没有有效和成熟的模式。建议我市站在战略高度,在体制机制上开展创新,寻求先机,把济南建成保险资金集聚区。

一是充分利用山东保险资金项目对接平台,发布适合保险资金特点的重点融资项目,并将该平台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产业与保险信息共享。支持保险机构、项目对接平台接入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省社会信用数据库,提升对项目的风险甄别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允许保险机构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意见,解决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难问题;合理安排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推进医疗机构投资的简政放权,细化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引导保险资金深度参与我市健康养老产业链。

第三,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保险意识。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关键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保险意识。建议深入开展政策宣导,加强专题培训,推动把保险知识纳入各级党校的常规学习培训内容,引导领导干部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提高运用保险优化社会治理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各级党委领导下的保险人才工作格局,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专门政策,以保险应用理论研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监管人才为重点,集聚一批勇于创新、善于经营、精通业务的金融高端人才。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