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提升投研能力 助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2018-10-11 08:18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凯文

分享至

随着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净值型产品发行有望提速。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需把主要精力放在净值型产品的研发与发行上来,没有及时转型且净值型产品基础薄弱的银行,或面临客户流失风险。

新规落地开启理财转型

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银行资管的竞争范围已拓展至整个资管市场。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银行资管规模达29.09万亿元,占全市场资产管理总规模的23.82%,较上年同期略降;信托规模占比回升至19.87%;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规模占比分别同比上升1.92和2.36个百分点;随着资管新规的统一监管标准落地,银行资管除受到监管规定冲击外,其它相关资管机构的发展也将不断冲击银行资管的市场份额,银行需主动寻求突破,由传统被动资管模式转向新型资管模式升级。

据天风证券统计,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是银行理财在过渡期内的主力。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四大行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在96%以上,且持续提升;股份行+交行、城商行也在95%左右。

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为21.97万亿元,8月末为22.32万亿元。在投资结构上,仍以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为主,占比在70%,非标资产占比在15%,整体结构与资管新规前保持一致。资管新规相关细则出台后,监管对非标投资进行了扩容,包括允许老产品投资新资产,这是8月份理财产品反弹较6月增长1.3万亿的核心原因。

杨荣认为,办法的发布,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新产品研发,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进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促进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投研能力建设成关键

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正式稿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是打破刚兑的关键。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净值型产品竞争力是产品开发、投资研究、风险管理、前中后台全方面的综合能力,体系的搭建直到成熟运行需要长期的积累,存在较强的先发优势。银行资管部需加强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和投资研究体系建设,在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提升投研能力、完善产品线、对标公募基金建立起前中后台的完整体系。

廖志明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与其自身的投研和销售能力关系更加密切,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净值型产品的研发与发行上来。随着刚兑产品将成为过往,银行理财的竞争格局预计会发生巨变,没有及时转型且净值型产品基础薄弱的银行,或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客群会涌向历史业绩优秀的净值型产品。客户再选择的速度或远快于新产品发行速度,这时马太效应将会凸显,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也许会很快形成类似公募基金的头部集中格局。

华宝证券分析师杨宇表示,当前面对净值化转型,投研能力难建设和投入产出比低成银行最大担忧。他说:“其实通过子公司开展业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包括投资管理和销售渠道的灵活性增强、负债端成本和激励机制更容易市场化、风险管理和责任被彻底剥离等等,但相对应的所需的各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员配备等)和能力要求(投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也更高。”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建议,银行资管需从四大方面探索转型路径。一是投资理念需由同质转向差异化;二是投资范围需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三是投资策略需从持有转向“持有+交易”;四是投资关系需从“供给定需求”转向“需求定供给”。有步骤实施好上述转型路径,才可为后续投资模式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