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金融业界大咖“头脑风暴” 纵论银行、保险业如何扩大对外开放

2018-09-30 07:43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张歆

分享至

昨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进入主论坛环节,“银行、保险业应该如何扩大对外开放”成为业界最关心的话题。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论坛致辞环节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北京市将开展新一轮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金融开放是其中重要的安排,北京市将从五个维度继续深化新一轮的开放设计:一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提升开放型经济体制;二是以更精简的负面清单制度为引领,构建全面开放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对外资和民资开放,优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四是实行产业开放和园区开放相结合的模式,建设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五是更加注重开放的软实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殷勇着重指出,首都金融风险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全国性的金融风险容易在北京集聚,金融风险防范面临更大的挑战,北京市将按照“一行两会”的指导,切实强化属地监管的职责,重点防范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交易场所的金融风险以及非法集资的风险,不断提升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则是通过几则小故事启迪与会人士,“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不要怕自己在某一个领域是陌生的,只要在市场竞争中打开思路,调动大家动起来,金融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厉以宁同时表示,北京市要进一步做好金融业,应该引入和学习其他省市的好的范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对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十分期待,“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很大的作用。不管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的完善或者是环境的改善,都需要投资,投资就是要有资金的支持,金融业是服务于实体产业的发展,实体产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有金融业的服务。金融业的开放将会对资金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开放以后,有利于资金的流通,从资金相对丰富的国家向我们资金相对短缺的国家的流入,扩大我们的资金池,同时开放也会带来竞争,竞争会提高服务效率,有利于资金的有效配置”。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周延礼强调,“金融变革每一个阶段都印记着改革的动能和开放的特征,国家经济领域的不断改革开放,促进了金融监管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进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2018年,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特别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的动能,优化经济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进行较大的金融监管体制的监管予以配合,并且相适应。与此同时,要大幅度地重塑金融体系,规避可能引发的预想不到的各类风险。因此,循序渐进地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是较佳的选择,符合国情”。

周延礼同时认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金融系统深化改革问题,把防范风险、如何补短板、加强监管、集中统一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来维护金融稳定”。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则在发言中回答了“保险业为什么要开放”以及“如何开放”。他认为,保险业主要有2个地方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第一,学习如何向消费者推出他们最需要的产品。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合资,中国保险公司拿出股份,换取对方把好的产品和理念带进来;第二,学习如何更有效的监管,因为保险监管是长期的、难度较其他金融行业更大。

以“新时代金融扩大开放与银行保险业改革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昨日同时聚焦了“银行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保险业创新发展服务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等议题,多位学界大咖和金融业高管参与讨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201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会有所恢复,资本市场会趋稳,股票市场可能已经见底,很多外资已经在考虑抄底。所以,中国的股民不要放弃我们的股票市场”。他同时认为,我们国家有能力控制资本外逃,“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但在近期,在远期都应该有信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降彩石表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险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促进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升级。第二,保险利用物联网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创新。第三,保险利用大数据帮助实体经济更好地发现、理解风险。第四,科技保险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判断,国内经济总体比较稳健的:汇率是稳定的,而且灵活性也在加大;出口数据也不错,国内的通胀压力可控;房地产数据相对比较平稳,零售数据有所回落,有局部的消费降级,但整体还是平稳的。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