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登陆港交所不久的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弘阳地产”,股票代码:01996)对外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成绩单——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当期,弘阳地产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实现归属本集团净利润约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8%。《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读弘阳地产IPO招股书及其中报等公开资料发现,与半年报业绩下滑相互印证的是,近年来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业绩指标均呈现抛物线式波动。弘阳地产高速扩张的同时,近三年负债率日趋攀升、现金流不断下滑。此外,业主维权事件频发。
营收、净利润
均呈抛物线式波动
公开报道显示,弘阳地产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商业运营、地产开发、物业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集团公司。最早在南京以建材批发市场起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业务覆盖区域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招股书显示,弘阳地产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53.77亿元、87.75亿元、61.4亿元,营业收入并不稳定,且呈现出抛物线式的波动态势。相应地,其净利润也发生了相同曲线的波动:2015—201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3.29亿元、9.31亿元、11.95亿元。
其中,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是弘阳地产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2015—2017年,弘阳地产实现的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收入分别为51.24亿元、85.49亿元和59.38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5.3%、97.4%及96.7%。
就业绩变动情况,弘阳地产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我们房地产开发的安排及物业销售的时间,因此可能每年都出现重大波动。我们的经营业绩亦可能因其他因素而出现波动,包括土地出让金、开发成本、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等开支波动,以及我们物业的市场需求变动。”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弘阳地产已于2017年开启了全国化布局之路并相继成立中山、武汉、杭州、重庆、昆明等城市分公司,但严格来说,目前其仍属于典型的区域型房企。资料显示,其储备项目中大部分位于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地区,余下少量项目位于三四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