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IPO发行明显放缓,券商的IPO承销收入随之出现下滑。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今年以来(截至2018年9月4日),92家拥有保荐资格的券商中,仅有37家券商有IPO承销费“入袋”,另外55家券商“颗粒无收”。此外,中金公司等3家券商IPO承销收入占行业四成。
IPO业务收入直接影响投行业务收入。从2018年中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有数据可比对的27家券商实现投行收入88.89亿元,同比下降27.81%;净利29.82亿元,同比下降47.09%,下滑幅度明显。
国信证券王剑团队认为,今年上半年IPO审核趋严,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普遍承压,但部分券商投行业务仍逆势增长,例如中信建投、华泰证券。这主要受益于资本市场加大开放与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使得机构业务市场集中度明显上升,业务资源头部化倾向更加突出。
十强券商IPO
承销收入占比超七成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018年9月4日),37家券商成功保荐了89家公司首发上市,分食了39.28亿元的承销费。
对比来看,从2015年-2017年同一时期,券商揽入IPO承销费分别为72.79亿元、39.98亿元、108.12亿元。今年以来券商实现的39.28亿元承销费创四年来新低,比去年同期的108.12亿元骤降64%,IPO收入下滑明显。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分食39.28亿元IPO承销费的37家券商中,中金公司遥遥领先业内,摘得桂冠,共承销6家IPO项目,揽入承销费6.67亿元。中信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位列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承销IPO项目9家和7家,揽入承销费3.71亿元和3.68亿元。这三甲IPO承销收入总额已占总承销费用的四成,凸显龙头券商IPO承揽能力。
另外,排名前10的券商还有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和平安证券,分别分食承销费在2.93亿元至0.93亿元不等。这10家券商共在年内揽入27.66亿元承销费,占比达70.42%,这个占比相较今年上半年增长了20个百分点。其他27家券商分食剩余29.58%份额。不难看出,券商投行业务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我国拥有保荐资格“牌照”的券商已达92家。而今年前9个月,仅有37家券商有IPO承销收入“入袋”,55家券商的IPO承销收入“颗粒无收”。其中更有7家券商连续三年未有IPO承销费“入袋”。
不过,目前这55家券商虽在今年还未实现IPO承销收入,但仍有73单IPO项目正在证监会审核程序当中,还有546单IPO辅导项目正在进行当中,这619单项目有望为55家券商IPO承销收入助力,打破今年“零承销”的状态。
上半年11家券商
投行业务出现亏损
近日,券商2018年中报已披露完毕,从中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券商的投行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有数据可比对的27家券商实现投行业务收入88.89亿元,同比下降27.81%,盈利29.82亿元,同比下滑47.09%。
投行收入方面,27家券商仅有中国银河证券、南京证券、太平洋证券、东兴证券、西南证券、中原证券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南京证券的增幅达到173.22%和104.75%,另外21家券商均同比下滑,最高的降幅达76.3%。
投行业务盈利方面,27家券商中仅有16家券商实现盈利,另外11家券商的投行业务出现亏损,最大亏损金额达到68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