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无字书》是一套完全用绘画语言讲述故事内容的图画书,正文中没有一个字。这套书自从2003年由明天出版社首次出版后,截至目前已经重印了近30次了。
一套精装版的图画书,何以会有这么长久的生命力?而且虽然时间跨度比较长,但其销售量稳定而持续,并且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当然首先要归因于这套图画书本身的高质量,其次也要归因于几位喜欢这套书的业内人士的热心推荐和不断地向读者介绍,最终使这套书荣膺我国的“第一套无字图画书”的美誉。如果说还有第三个使这套书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书有书命”,这套书的运气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它运气好,也自有它运气好的道理:真正的好书才有好运!但是一套书的前生今世未必都是在好运气里度过的,这套书从美国来到中国,还真费了不少功夫,而且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一波三折。
留在展位上的小纸条
2002年5月,赴美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美国书展期间,我们有三天时间在书展上找书、约谈,一连忙了两天之后的第三天上午,我们又来到展场。在与最后两个客户约谈完了之后,我们继续在书展上转悠着找书。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家美国出版社的展位前。此时已是中午,展架上稀稀落落地摆着一些书,展位上没有人。同行的刘海栖社长从展架上拿起一本24开的精装小图画书。乍一看去,好像这本书是从印刷厂里拿来的毛样,还没有完工,因为精装壳上没有像通常的精装书一样,裱上一层印刷的铜版纸,而是让灰色的荷兰板直接裸露在外,就在荷兰板上压了几个字作为书名。翻开书一看,里边是绘制精美的小老鼠故事,但是内文一个字也没有,读者完全靠画面看故事。
海栖社长对这本书非常赞赏,一是因为它的外观设计很特别,很大胆;二是因为它的内文绘画很精美,而且对不识字的幼儿来说,自己直接阅读就可以。于是我在展架上又找了一下,发现还有几本同样装帧的书摆在架子上。我想与展位的主人聊聊这套书,但是环顾四周,来来往往的都是观众,展位的主人也许去吃午饭了,或者去干别的事情了,如果就此离去,的确很可惜。海栖社长说给他们留个纸条吧,让他们与我们联系。于是我在附近的展台上找了一张四开大小的纸,用英文写下,我们对这套书很感兴趣,希望能出版这套书的简体中文字版,并请他们按照我名片上的信息与我联系等。我记下了这家出版社的名字和地址,发现这家公司的所在地,是我们接下来的行程中要去的明尼苏达州。当时已经是中午,书展下午就撤展了,因此我们逛了几个展位后,就结束了在书展上的活动。
好事多磨
回来之后,我便按照在书展上得到的有关信息,与这家出版社联系。但是发了几封邮件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怀疑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我留在他们展位上的纸条。而且书展刚结束,大家都有一堆后续的事情需要处理。时间一晃,一个多月就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我也有点着急了,难道这套书的中文出版权已经授予其他出版社了?
此时我想起了与这家出版社同在一个城市的一位朋友。我向这位朋友发了一封邮件,请他跟这家出版社打个电话问一下,看看他们收没收到我发给他们的信。这位朋友一出面,果真很管用,对方很快就有回应了。而且授权条件谈得也比较顺利,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之后,对方就接受了我们的报价。毕竟有朋友从中间牵线,事情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后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上与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和副总初次见面,我发现他们都是不苟言笑、颇有点艺术范的人。不过后来与我保持联系的版权经理则是一位非常友善、开朗的女士,我们之间的合作直到现在都一直密切和稳定。
一波三折的成功
收到对方寄来的样书、软片之后,这套书的出版正式提到了日程上。因为是无字书,所以也不需要翻译。但在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精装版的图画书。要出版精装的图画书,又要取得好的效益,把书拿过来就依葫芦画瓢显然是不行的。毕竟这是从美国远道而来、一款十分特别的产品,要避免它在中国市场上的水土不服,就得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做一些改变。
作为这套书的责任编辑,我与上海的儿童文学专家梅子涵教授取得了联系,请他为这套书写解读。梅老师对这套书很推崇,很快就为每一本书写了一首儿童诗,来解读其中的内容。这套书的美术编辑吴大宪也建议,让当时与他联系比较密切的心理学专家陈鹏,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梳理出这套书的教育认知功能,并传达给家长。
在把我们能想到的东西,以及想向家长们传达的理念都加上去之后,这套书终于出版了。正如我一开始想到的,书出版后,销售并不理想,5千套卖了一年也没有都卖掉,期间还有退货。不过几个对这套书比较偏爱的阅读推广人,包括梅子涵教授以及相关的阅读推广网站,都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向读者推荐过这套书。这套书在首次出版快两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了重印的机会,并且此后销售情况越来越好。
细细想来,这套书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的成功,并非像很多旁观者认为的那样,属于“无心插柳”的结果。当我们有一大批这种历经十几年、仍然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常销不衰的图书时,就与我们一贯秉持的不断打造内容一流、质量一流,被很多专家推崇备至的好书的理念有关了。我们坚信,给孩子出书,编辑团队务必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切不可仅着眼于短期利益,被一时的热闹所诱惑。只有这样,一个出版社才能走得远,行得久。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