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正文

基金收费模式不妨多一些创新

2018-09-03 08:11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分享至

近期两组数据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组数据是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产品整体盈利同比大幅下滑;另一组数据是,随着整体规模的增长,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同步实现增长。天相投顾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达309亿元,同比增幅达17.63%。

公募基金依靠固定的管理费收取模式实现“旱涝保收”,一直以来受到投资者的诟病。不过,笔者发现,业内已经就改革收费模式开始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例如,行业首只“赚钱才收固定管理费”的基金——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LOF)已于8月6日进入发行期,该基金的最大特点在于,采取有条件收取管理费模式。即每三年封闭期后收益率为正,也就是大于零,才收取每年1.5%的管理费。如果每三年封闭期后收益率小于或者等于零,则不收取管理费。

笔者认为,这种“赚钱才收管理费”的模式,是对基金收费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将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实,此前基金业还尝试过浮动费率基金的探索。这类基金的特点是,当基金业绩优于业绩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反之则同等水平向下浮动。

有研究表明,如果将时间拉长来看,固定费率与浮动费率的差别无非是从现行的牛熊市“旱涝保收”模式向牛市多收一点熊市少收一点的模式转变,长期而言只是从左手到右手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富达基金宣布推出两只零费率指数基金的消息震动了投资界。据悉,富达零费率全市场指数基金(FZROX)和富达零费率国际指数基金(FZILX)于8月初开始发行。除了零管理费外,这两只基金没有最低投资限制。此外,富达基金还表示,会降低现有一系列指数基金的管理费。

近年来,基金公司在费率价格战上硝烟四起。据悉,已有上千只基金不再收取申购费,由于基金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下调费率也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而言,基金公司在管理费的收取模式上还有待作出更多的探索。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基金寻找正向“预期差” 加仓新兴成长股

    基金寻找正向“预期差” 加仓新兴成长股

    接受记者采访的沪上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关键是寻找正向“预期差”的领域。他认为,市场波动通常基于“预期差”,比如外部摩擦加大时,一般而言对高科技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但实际上,如云计算等受到的影响并没有市场预期那样大...
    2018-08-10 09:09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