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 >  正文

土耳其之后新兴市场全面危机概率不高

2018-09-01 09:06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付立春 蒋喆

分享至

今年7月份,土耳其通胀已经达到了15%以上。随着流动性变化,土耳其正式进入了“本币贬值→银行业流动性危机→银行收缩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下降→融资环境恶化→本币进一步贬值”的路径。在土耳其的发展路径上,笔者又一次看到了债务类融资工具的刚性兑付特征和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

为了更好理解新兴经济体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有必要总结前几次新兴经济体危机爆发的成因。

一是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此次危机以墨西哥为主,国家主权遭遇债务危机,由于拉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举借大量外债,但在资金使用上并未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在债务到期时,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导致被迫关闭外汇市场汇兑业务,市场一片恐慌,促使大量资金外流,国际收支恶化,进而导致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拉美国家陷入危机。主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导致拉美国家国内通胀率上升、短期贷款规模过大、国际信贷紧缩、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等。

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国际投机资金对泰铢进行投机攻击,造成泰国国内大恐慌,泰铢被迫放弃固定汇率。泰国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国内利率暴涨,外债压力增大,国内金融资产泡沫破灭。主要原因是固定汇率制度下金融调控方式单一;短期外债居多,外汇波动风向大;金融资产泡沫化严重,彼时东南亚国家虽然经济高速增长,但工业部门大量生产力过剩,盈利能力低,大量资金转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

新兴经济体危机发生前,外部环境为美元指数下行或海外美元宽松政策催生经济表面繁荣。在此周期中,资金面宽松,海外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支撑经济增长。但是,大量外资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部门,而是流入消费、基建等领域,使用效率低下,过度举债问题突出;或者流入金融、地产等部门,泡沫性极强。危机爆发均为美元指数上行引发,伴随着美联储的紧货币政策周期,海外美元存量减少,导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外资下滑或者逆转,依靠资本账户融资的方式受限。由于新兴经济体的整体预期恶化,外储极易耗尽,危机大都导致放弃固定汇率制,本币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土耳其货币危机或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他新兴经济体同样面对问题。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全线下跌。美元指数不断冲高,市场对于新兴市场的担忧并未缓解。短期内,全球政治经济风险加剧,美元预期持续强势,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将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经济困境,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影响,各国国内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或将陆续出台。

当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时,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方向也随之逆转,热钱撤离使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系受创。特别是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拖累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致使新兴经济体复苏困难。

但是,在面临当前外部环境时,并非所有新兴国家都会产生严重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这与其经济属性有关。

首先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情况不完全相同,并非均有高痛苦指数。同时土耳其危机的货币超发问题也不适用全部新经济体。然而,这两点却是土耳其货币危机的核心。

其次,根据前面分析,需要考虑短期新兴经济体的偿债能力和国际盈余。这些国家往往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会大幅增加内外债,但各自贸易状况并非一致。部分国家贸易顺差,外储有利于货币稳定。

最后,新兴经济体政治稳定程度、政府实施政策有效性、经济社会体系监督的能力等决定了本国是否可以运用相应的货币或财政政策来应对压力。尽管各国间政治经济剧烈的波动使得新兴市场的投资吸引力锐减,目前新经济体全面爆发危机的概率仍不高,不少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依然有支撑。(付立春系清华大学博士后、蒋喆系瑞安金融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肖廷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