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正文

A股历史底部特征隐现 基金紧盯基本面挖掘价值宝藏

2018-08-27 09:10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彭

分享至

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A股的“底”到底在哪里?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历史上A股市场共经历了五轮牛熊转换周期。在经历了近三年的漫漫调整后,无论用指数跌幅、市盈率、市净率、成交量等指标来衡量,还是从市场所推崇的“淡水泉时刻”、“巴菲特指标”来看,当前A股市场均显现出历史大底的特征。

虽然难以确定A股何时走出反转向上趋势,但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当前A股估值已经进入价值投资者和机构的战略配置区间,特别是经过市场洗礼后,那些经营稳健、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具备一定安全边际并且业绩可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其投资价值已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

“历史大底”特征显现

海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自1991年以来,A股已经历了五轮“牛市—熊市—震荡市”周期不断交替的过程。自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跌至2638点以来,市场再次进入中长期圆弧底阶段。上证综指从2015年6月12日的高点5178点至今最大跌幅为49%,本轮调整截至目前已持续约3年,全部A股PE、PB最低分别降至15倍、1.7倍。从估值水平、指数跌幅等角度来看,当前A股已经与前几次市场底部相似,正处于第五轮周期的底部区域。

富国基金援引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A股的历史大底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998点、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1665点和20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1850点。不同于阶段性底部,历史大底的形成都历经了漫漫熊市。

那么,历史大底都有哪些特征呢?

富国基金认为,首先是跌幅大,三次历史大底从前期最高点分别下跌56%、73%和47%。其次是估值低,三次历史大底的PE分别为18.4倍、13.8倍和12.0倍,PB分别为1.7倍、2.1倍和1.5倍,绝对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最后是市场情绪低迷,三次历史大底破净公司的占比分别为13.5%、11.4%和6.3%。

“破净公司数大幅增加是反映市场情绪低迷的一大指标。通常情况下,破净说明一家公司破产清算的价值都比现有市值高,相当于公司在打折卖出。如果大量公司都这样打折卖出,说明市场情绪整体悲观。”富国基金表示。

与此同时,私募界也存在着“淡水泉时刻”的说法,用于比喻市场底部的出现。简单而言,就是当百亿私募淡水泉旗下的基金净值大幅下跌时,往往是加仓买入的好时机。

以“淡水泉成长一期”为例,产品成立至今,历史净值的回撤超过30%的情况,一共发生过3次,分别是2008年10月、2015年9月和2016年2月。而随后的产品净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尤其是2016年2月的那次触底后,产品净值更是在2017年11月创出了历史新高,达到了6.246元。而截至8月15日,淡水泉成长一期的最新净值为4.7729元,较最高点回撤了逾20%。

另一方面,股神巴菲特所运用的“巴菲特指标”也被投资者用作判断股市投资价值的指标。2001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巴菲特论股市》的文章,首次提出使用“巴菲特指标”,即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市场资金往股票市场的流入程度,据此判断股票市场的牛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当前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大约为47万亿元,而中国的GDP在2017年大约为82万亿元,因此,A股的“巴菲特指标”只有约57%,不仅远远低于美股,也远远低于巴菲特指数70%至80%的大底区间。若将A股、内地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和海外中概股加总,则总市值为72万亿元。如此算来,“巴菲特指标”约为88%,仍然远低于美股的140%。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A股处于历史底部往往也伴随着外资的大举入场。自2017年1月3日富达利泰投资登记备案至今,共有15家外资系私募基金管理人获批牌照。其中,有9家已发行15只基金产品,10只产品投资于A股市场。据统计,2018年1月至7月,境外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金额已达到1616亿元。

“当前A股市场的悲观氛围很容易让人忽视正面信息,但以北上资金、QFII和国际私募为代表的外资布局A股市场的热情却持续高涨,这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具有一定指向意义。”沪上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