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富 >  正文

传统零售开始妥协新零售 便利店搞外卖会是门好生意吗?

2018-08-25 09:07 来源 : 证券时报     

分享至

“您好,您的7-11外卖到了,请慢用,谢谢!”

如今,打开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软件,居然可以搜索到7-11、全家、罗森等耳熟能详的传统便利店,而且上面的品种似乎还更多一些。

日前,在成都、重庆、天津等城市的7-11便利店均开通外卖业务后,北京7-11的251家店也全部接入了美团外卖平台,并将继续洽谈合作其他外卖平台。据了解,此次上线的商品SKU数达1000多种。在享受外卖服务时,顾客可在下单时提出加热要求,门店会进行加热处理后再配送。一些冷藏冷冻食品也会与冰袋一起配送到客人手中,确保配送温度。

事实上,这三年,便利店牵手外卖平台,已成新常态。在电商冲击之下,传统零售可谓一片哀嚎,可便利店这种形态却在行业增速和线下门店数量中走出独立“行情”,就像传统零售中的“不倒翁”,始终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但近两年互联网外卖的蓬勃发展使其也不能高枕无忧,最后一公里的争夺战越来越烈,让便利店的危机感油然而生,或许主动接入外卖平台是其积极应战的不二法门,毕竟,连咖啡巨头星巴克也迈出了这一步。

最后一公里的“保卫战”

实际上,便利店牵手外卖平台的故事在这三年一直都在发生。

2015年2月,全家便利在其1000多家门店中挑选了大概280家与百度外卖开始合作;

2016年,重庆7-11便利店也接入了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

今年2月,全家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212家核心地段门店入驻京东到家,计划到今年底,还会有500多个全家便利店陆续入驻这一平台。

近日,又是7-11。北京市所有7-11便利店门店已全面接入美团外卖平台,门店内大部分商品都会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线。

便利店一时成了香饽饽。

但就在半年前,北京7-11还声称不考虑外卖渠道。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叫外卖不是顾客真正想要的,顾客真正想要的是方便。这一点外卖平台通过送到家来实现,而7-11依靠多开门店也可以做到。如果把自己的商品交给外卖平台配送,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长项。”然而时隔仅半年,北京7-11还是妥协了。

为何便利店们都纷纷“触网”?实际上,在电商冲击传统零售的情况下,便利店一直都保持不错的姿态和市场份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在北京联合推出《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连锁品牌便利店行业增速同比达23%,门店数量达到10.6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那么,危机感何来?

有业内人士分析,无人零售、无人货架等新零售业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抢夺了便利店在办公、社区场景的一些市场份额,使得便利店不得不思考最后一公里的“保卫战”。确实,如今无论是社区超市、物流配送还是共享出行,都在争夺最后一公里的生意,便利店已然成为了各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争相抢夺的一片“新土壤”。如此看来,外卖平台的确是便利店业务发力的落脚点,因为成熟的外卖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流量,以及成熟的配送体系,与便利店形成优势互补。

效果悄然凸显,变革仍在路上

接入外卖平台后,效果怎样?据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了解,一个名为“邻几便利”的连锁店,借助饿了么平台,实现单店交易额增长4倍的业绩。而且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中,邻几便利更是创下单日16000单的全国纪录。

该便利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了外卖平台后,便利店在夜间的效率有了显著提升。晚上9点到凌晨2点的线上订单占比已经达到全天的三成,超过了线下夜间的订单比例。另外,除了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巨头外,京东到家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据悉,目前京东到家入驻的便利店总数超过4000家,此外,今年初,京东到家上所有便利店业态的销售额(GMV)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倍。

而负责运营重庆7-11的新玖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与外卖平台合作的效果来看,非常不错。重庆7-11是电商平台京东到家成交单数增加最快的商户,仅仅6个月就在数据上超越了所有大卖场和同行。

罗森相关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便利店的面积毕竟有限,能够呈现出来的商品很少,借助外卖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展便利店的商品和服务。但是能否提高销售还是未知数,但至少在网购一族里可以增加公司的品牌效应。

如今便利店线上线下流量的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新资本和和新技术的介入无疑使得便利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变革,对便利店来说一定会是个冲击。王坤认为,将来便利店在新零售方面会有两个突破:首先,社区便利店要有生鲜的核心能力,其次现代便利店要有供应链侧,包括中央厨房在内的强大研发能力。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种改变短期内或许看不到真正的变化,但长期来看,一定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变革。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 零售银行业务突出 招商银行上半年净赚448亿元

    零售银行业务突出 招商银行上半年净赚448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招行实现营业收入1261.46亿元,(集团)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11.75%,剔除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后增幅为10.81%;净利润同比增长14%,达到448亿元。
    2018-08-25 08:25
  • 英国线上零售业增速明显

    英国线上零售业增速明显

    英国新一轮零售数字出笼,总体实现不错增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依靠线上销售的贡献,实体零售业似乎都活在亚马逊们的阴影中,加上并不是太好的总体经济景气度,业界对税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连英国财长也站出来表态说,未来可能...
    2018-08-18 08:53
  • 上市股份行首份半年报出炉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稳定

    上市股份行首份半年报出炉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稳定

    昨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72.41亿元、133.7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9%、6.5%。而去年快速崛起的零售业务,收入、利润占全行比例分别为51.2%、67.9%,对该行利润贡献保持稳定。外界担心...
    2018-08-16 08:15
  • 九龙仓上半年度核心盈利增加8%至50.22亿 零售方面创新高

    九龙仓上半年度核心盈利增加8%至50.22亿 零售方面创新高

    8月7日午间,九龙仓置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中期业绩的公告。集团财务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个月。九龙仓核心盈利增加8%至港币50.22亿元,营业盈利增加7%至港币63.12亿元。但集团收入下跌15%及营业盈利下跌10%,原因是上市...
    2018-08-09 10:45
  • 企业应对远期售汇新规现分歧 人民币维稳“底牌”充足

    企业应对远期售汇新规现分歧 人民币维稳“底牌”充足

    该政策正式实施后的第3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2日调升。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收盘价为6.8316,相较政策发布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最低值6.8965,上涨了逾600个基点。
    2018-08-09 10:19
  • “腾讯不做零售”

    “腾讯不做零售”

    腾讯和阿里在零售业上的对垒局面显然已经形成。尽管马化腾作出“腾讯不做零售”的表态,但其在零售布局上的“别有用心”,仍引起业界重视。
    2018-08-08 09:21
  • 新零售崛起 业内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

    新零售崛起 业内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

    业内普遍认为,消费升级促进了新零售的崛起。有市场分析预测,未来数年新零售将保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高速增长,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元,从而成为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18-08-02 09:39
  • 信贷衍生“大生意” 中小银行零售业务蛋糕待分

    信贷衍生“大生意” 中小银行零售业务蛋糕待分

    中小银行因地域展业限制、科技基础薄弱而存在的短板,正在被聪明的商业公司做成一桩桩来钱快的生意。
    2018-07-30 08:08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