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正文

四郎彭措:把教育带进高原俄支乡的第一人

2018-08-02 14:38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奕由 马腾达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首传唱至今的《康定情歌》,唱的就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为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里,而僧人四郎彭措守护的学校就是在距德格县城240公里、如珍珠般圣洁的雪域高原之上。

“一生就做好这一件事。”四郎彭措坚持12年在高原俄支乡开办了俄支根攀扫盲福利学校。

积“沙”也能成校

有人可能会想,学校建好了不就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十几年?

  俄支乡一隅 上海兴动/供图

“从他们寺庙的房子以及厚重的色彩可以感受到悠远的历史。这里的乡民全民虔诚向佛,除了务农放牦牛、挖虫草,大部分时间都是修佛。”上海兴动实业有限公司CEO宁浩回忆去年9月探访俄支扫盲学校的情形时说道。

这里的生活非常简朴,基本上一日三餐是青稞面。厨房很简陋,菜主要是土豆,连大白菜都很少。据俄支村书记介绍,电线已基本安装引入到村口,但还没有通电。

在俄支乡,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有文化的人屈指可数。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让这里的人对上学这件事毫无期盼。四郎彭措意识到只有读书,才是改变生活现状的有效途径。

俄支根攀扫盲福利学校,拍摄于2017年9月 上海兴动/供图

12年前,一心筹建学校的四郎彭措四处奔波,开始尝试以他为主导,俄支寺院协同办学的形式筹办学校,遍尝艰辛,终于把扫盲学校建在了川西高原上。2006年10月,校长四郎彭措也开始了他助学募款的艰难之旅。

身在乡野 心向明月

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高寒缺氧让这片土地几乎成为“生命禁地”。

但是物质的匮乏并不代表精神的匮乏。

俄支乡为三大藏文化中心之一,境内五教并存,寺院林立,尊重知识与教育;同时民风淳朴、待人友好。身临其境时,都自会有所感受。

在学校建好之后,由于当地99%是藏族,全民崇尚信仰佛法,很多藏民家长不懂汉语,不了解读书的益处,加上路途遥远无法照顾,对于送小孩上学意愿不高。

为此,2006年,四朗彭措一个一个家庭去说服,明确表示让学生寄宿学校,自己承担所有得费用等等,让他们放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终于赢得了少部分家长对寺院的信任,同意将孩子送入根攀岭福利学校学习。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在校学生不断增加,看到家长以及孩子们学习的意愿不断提高,以及对学校信任的增加,四朗彭措更加坚定办学的信念。他开始规划聘请不同科目的老师,给学生更多的受教知识的机会。

到2017年,学校在校师生已近200人,本就贫寒的学校更是捉襟见肘,如何保证在校师生一日三餐的生活成了四郎彭措最头疼的问题。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四郎彭措与宁浩相识。宁浩是一个热心公益慈善的企业家,得知四朗彭措的建校经历后非常感动,立即决定对学校进行帮扶,两年来一直资助这个扫盲学校的全部师生。

四郎嘉措与探访者交谈 上海兴动/供图

宁浩这样评价四朗彭措的事迹:“他身在乡野,心向明月,用一颗赤诚之心,去点亮孩子们心中一盏盏智慧的明灯。”

要把学校一直办下去

四郎彭措身材比较高大,身上那件绛红色僧服已经不知穿了多少年,服边已有破损,黝黑的面庞下目光如炬。与人交谈时话不多,却句句见心见肝,说到激动处总会不自觉地瞪大眼睛,挥动着皴裂的双手。

他在北京坐地铁公车时,看到城市里的人每天匆匆忙忙,压力似乎比俄支乡的人大很多。俄支乡没有百货公司,没有星巴克咖啡,但俄支每天有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悠闲而宁静的生活。这或许就是简单生活的快乐,所以他们的抱怨其实比城市里的人少很多。

他们有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扫盲福利学校的教室  上海兴动/供图

在这里,课桌成为奢求,就连残缺的课本都不能保证人手一本,每天的午饭是油炸馍馍和藏茶,听起来还不错,但吃起来就像未炸透的面块蘸着水,味道可想而知。

校园里的设施都是爱心人士一点一点捐赠的,让孩子们有了简单的课余生活。四郎彭措很感恩学校逐渐变好,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即便如此,四郎彭措的心愿还是想把扫盲福利学校一直办下去。(奕由 马腾达)

责任编辑:袁上草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