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在行动 结构性存款将更合规

2018-08-02 08:15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分享至

日前了解到,商业银行已着手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有的银行准备将这一业务从资管部门移交到金融市场部门负责,有的银行暂停了帮助其他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同行发行相关产品的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理财新规的明确,银行结构性存款快速膨胀的局面将会减弱,在未来月度信贷收支表中,中小行的结构性存款下滑或更为显著。同时,未来结构性存款业务会更加合规,此前一些“钻空子”的业务模式将得到规范。

结构性存款“降温”

今年以来,被视为保本理财“接棒者”的结构性存款一度发行火热。央行数据显示,1-5月结构性存款环比增速分别为14.69%、4.84%、5.18%、4.05%和1.21%。

某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以前隐性刚兑环境下,结构性存款不太能获得客户的青睐。不过,结构性存款不在资管新规的约束范围内,有些银行开始力推这款产品,为以后细则的落地做准备。而且,结构性存款收益比一般存款要高,部分产品能够保证本金的安全性,投资者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除此之外,银行揽储压力成为结构性存款走俏的原因之一。某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小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只能靠发行高收益的结构性存款来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因此,结构性存款成为“揽储”途径。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和中资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总计为92052.73亿元,环比下降573.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总规模首次下滑。

对此,某银行金融同业部负责人表示,经过去年一年的去杠杆,今年信用扩张程度远低于2016年水平。信用扩张循环周期大约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今年一季度时,各家银行的存款压力比较大,为了完成存款任务,当时有很多中小银行大规模发行结构性存款,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加上近期银行流动性比较宽松,银行面对的存款压力也没有之前大,导致6月结构性存款发行规模有所下降。

弥补监管空缺

结构性存款在国内并不属于新兴事物,此前也有一系列针对这项业务的规定,但行业内仍然存在“钻空子”的现象。

理财新规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均具有此项业务资格,但对于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搭建相关的人员队伍和系统架构比较困难,并不具备这一资格。

记者了解到,此前一些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会和具备资格的银行合作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不过,理财新规下发之后,这种业务模式是否合规存在一定争议。”上述银行金融同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防止业务不合规,其所在银行先暂停了帮其他银行发行产品的业务。不过,另一家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质的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未收到合作此项业务的银行的通知,现在看来该项业务应该还能进行。

华创证券指出,理财新规要求银行须具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对于前期在负债压力下使用结构性存款进行揽储的银行会有冲击。同时,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要求》中,新增了结构性存款销售的相关要求,预计银行业结构性存款快速膨胀的局面将会减弱,未来的月度信贷收支表中,中小行的结构性存款下滑或更为显著。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