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让中国史诗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2018-07-26 07:00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分享至

自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工程以来,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在民间文学各部类中,相关学术研究和部署持续深入。近日,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史诗研究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对中国史诗的整理、研究和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史诗研究工作大规模开展,多个民族的口头史诗得以记录和出版,表明我国不仅有史诗,而且类型丰富,诸如英雄史诗、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复合型史诗等。我国史诗的地域、民族、语言分布较为复杂,尤其经过千百年来版图变更、民族迁徙,史诗的流传出现了跨国、跨省、跨民族的情况。

作为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史诗如何在现代社会实现广泛传播?与会者认为,史诗是民族民间文艺的璀璨明珠,伴随着大规模的全国性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一系列史诗文本得以出版,但仍有许多基于田野的资料尚未完成学术意义上的文本制作,中国史诗的传播要坚持以文本为本,同时也要重视新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表示,我国史诗的编本、译本很多,如何在大系框架里面编选这些本子,处理好文本的复杂性,处理好史诗的中心思想、价值观、历史观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专家组和地方卷的编纂委员会共同面对,协商解决。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格萨尔》《玛纳斯》 《江格尔》这“三大史诗” ,在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史诗被寄予厚望。据了解,三大史诗都有外文版,但多供研究之用,并不是老百姓能轻松阅读的普及读本;即使在国内的传播, 《格萨尔》 《玛纳斯》 《江格尔》三大史诗以及《梅葛》 《布洛陀》 《古歌》等南方史诗,也远远没有进入大众视野。

“我们从事的民间文学工作,到底是科学的还是文学的?比如大系史诗卷,我们是要做文学读物呢,还是要做科学资料?实际上这中间有非常大的不同。作为文学读物,对史诗的传播其实是相当有益的,但是同时就不能把它当成资料本看待,不能在那个本子上研究史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说。

在史诗的传播历史上,古老的叙事方式是面对面的,但当下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便捷也不可忽视。一方面,那些活着的史诗继续以赛会表演的方式流传;另一方面,有的史诗不妨尝试绘本、动漫和影视改编,甚至有些史诗的套叠结构特别符合游戏的结构模式……史诗可以实现阅读和观看、聆听等多种形式的推广和传播,创造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让中国史诗在新时代发挥其独有的文化功能。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史诗”专家组组长朝戈金介绍说,从地理分布上看,我国北方有草原游牧文化史诗、东北渔猎文化史诗,南方则有西南高原农业文化史诗等;从类型上看,西方国家比较多的是英雄史诗,我们国家经过南方北方长期的调研,大体上可以确定,我们有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和复合类型的史诗,复合类型的史诗在南方更为常见。

“随着大系出版工程的推进,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社会宣传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史诗说唱大会,让史诗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全面推动民间文艺、民间文学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利用。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说。

在国外, 《荷马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等史诗题材都被改编成电影、动漫甚至转化成游戏,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相比之下,我国史诗题材的转化创新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极具发展潜力。“我们不光要将史诗出版优秀文本,我们还有很多数字产品和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值得开发。 ”巴莫曲布嫫说。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