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化产业基金的密集设立,文化投资再度升温,这与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无关系。不过,IP如何变现仍是困扰不少投资机构的待解难题。业内人士认为,在“强IP”为王的时代,如果没有对IP的深刻理解以及与消费者的强烈共鸣,文化产品想要走得更远并非易事。
文化投资升温
日前,由黎瑞刚执掌的华人文化宣布完成近100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万科、创始股东阿里巴巴、腾讯等,这在业内引起不小关注。记者粗略统计发现,6月以来,合计有数十只文化产业基金先后设立,升温之势明显。
“从2012年1.8万亿增加值,到2016年超过3万亿,这5年增长逾七成,每一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几乎都远高于GDP增速。”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表示,新技术的发展,加上文化产业本身不断更新迭代、转型升级,让新的产业业态不断涌现。“比如单个公司就可能有数百项专利,创新发展是很明显的特征。”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认为,2015年以后,整个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方向的投资可谓“山呼海啸”,如今,诸多投资机构已将文化领域作为投资“标配”,而这也印证了市场前期对行业的判断。
季薇称,文化产业走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流量红利消退,行业趋于理性;监管规范行业秩序,良性生态成为共识;文化内容与新消费、新技术、新场景的融合,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更为多元的投资机会。
北京某知名文化领域投资人认为,“文化+人工智能”或将带来下一步的革命性发展。“从投资角度,现在比较重视文化领域跟内容、跟科技、特别是跟人工智能结合的项目。此外还有知识付费,比如传统媒体广告模式如何适应新的互联网需求。知识付费让投资人看到了媒体行业包括内容生产的一些新的变现方式。”
“强IP”时代来临
“原来是商品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现在应该是IP为王的时代。这个IP是‘顶级IP’和‘强IP’,而不是普通的IP。”北京某IP孵化平台创始人表示,电影一年拍一万集,但是可以获得好的回报可能只有2%至3%。在“强IP”为王的时代,内容创作对产业发展带来利好,如果没有对IP故事的深刻理解,以及与消费者的强烈共鸣,内容产品和服务就很难走得更远。
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显示,围绕打造精品IP的逻辑,泛娱乐产业正在采取全新的IP开发策略,在此过程中产业的供求关系、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升级过程中最核心的三个变化是从观众到用户,从产购到共生,从单体到生态。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业态早已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在IP孵化期就开始协同培育、共同打造精品IP,在早期就实现了资金、内容制作、演艺明星、宣传推广、发行销售、衍生产品等各个环节的贯通。
曾繁文认为,文化是关于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IP在文化产业当中首先要能引起共鸣,形成价值认同。除了能形成跨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外,还需要能持续性的孵化,围绕这一主题,能把产业链全部打通,能延伸,真正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