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资管新规细则重磅推出,银行理财迎接多重利好,但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一方面,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文确定银行理财可以配置公募基金,此举有望为市场引入“活水”,风格鲜明、业绩稳定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将更受青睐。
但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销售门槛降低叠加摊余成本法,大幅提高了在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对货币基金形成了一定冲击,货币基金的优势或集中体现在税收优惠方面。
那么问题来了,资管新规配套文件出台之后,对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理财产品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
细则出台之后,二者还有哪些差异
且让我们先来看看细则推出后,银行现金理财产品和传统公募货币基金之间存在的差异:
估值方法:细则中规定“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在过渡期内,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和传统公募基金在估值方法上是一致的。
买入门槛:银行现金理财为10000元起,传统公募基金大多在百元以内;在到账时间上,传统公募货币基金T+0限额为单日1万元,而银行现金理财则没有限制;
投资范围:均为货币市场工具;
投资能力:公募基金公司投资能力强、投资经验丰富,银行现金理财过往以非标及资金池运作居多,需要时间检验其能力,但是银行在货币市场工具投资上平台支持力度较强。
购买渠道:银行现金理财只能在本银行渠道购买,公募基金多渠道均可购买。
信息披露:公募信息披露更为透明。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王晶表示,总的来说,细则落地后,银行现金理财估值方式与公募货币基金一致,在投资门槛降低,T+0额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公募传统货币基金造成了一定冲击。
银行在货币市场工具投资上具有较强的平台优势,对银行现金理财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收益率上预计差别不会太大。而在信息披露透明度、投资能力、购买渠道、投资门槛来看,公募货币基金仍有一定的优势。
银行理财会抢占公募基金的市场吗?
基金公司对此表示相对乐观。
中融基金固收基金经理沈潼认为,资管新规细则的落地对于货币型理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申购门槛有望从五万元降至一万元。
由于传统货币基金申购门槛为100元,少数门槛较低的甚至1元起申购,对比理财五万元的申购起点,优势比较明显。细则的实施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
二是投资范围的限制上。
由于传统货币基金监管体系下,组合久期和投资范围有十分严格的限制,然而银行理财的资金池模式决定了可以通过期限错配的方式,在类货币产品中持有期限较长的债券甚至非标资产来提升收益率。
新规细则使得这一操作模式成为过去时,未来开放式类货币理财产品将难以投资于非标产品,而封闭式类货币理财产品由于封闭期一般较短,而持有非标资产到期日不能晚于开放日期,匹配难度大,因此实质上也将放弃对于非标资产的投资。
三是估值方法的统一。
细则明确过渡期内符合条件的定开和类货币理财产品可以与公募货币基金一样,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
归纳起来看,三方面的引导方向均是大资管行业的监管标准统一化,过去三会下辖各类型资管机构分疆划治的局面将在未来转变为统一标准,合理竞争。
对于过渡期内其他条款的安排,也要求银行理财投资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约束等各个方面均需日益规范化,杜绝监管套利空间。
华宝证券研究认为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未来将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
首先,《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银行理财可以配置公募基金,在商业银行尚未建设优秀投研团队前,势必会提升对基金品种的诉求。
其次,在销售环节,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品种,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公募货币基金的冲击较大,而对于未来要全面发展的净值型公募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势必会挤占公募基金的渠道资源。
最后,过渡期后,中小银行由于资本实力的欠缺,难以实现产品线的完善布局,对于代销相关基金产品仍会有较大的需求,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也会更多。
而大型银行与基金公司在资管条线仍将保留一定的合作,但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倾向,在客户资源方面银行与基金公司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投研能力、产品线建设以及客户服务的专业度将成为各资产管理机构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