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正文

招商银行王洪栋:制度化和智能化是第三支柱建设必由之路

2018-07-04 10:38 来源 : 证券时报     

分享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41亿,占总人口比例17.3%,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更为惊人的是,预计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届时全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1/3。

面对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如何做到老有所养?在6月8日举行的“中国个人养老管理的生态构建——2018中欧基金养老金融论坛”上,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洪栋表示,制度化和智能化是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的两大有效解决途径。在制度化层面,“专款专用”和“正确配置”是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的核心;在智能化层面,智能投顾的发展则是满足普通大众客户养老金投资需求的重要助力。

“专款专用”、“正确配置”是个人养老体系构建核心

我国居民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支柱”:国家提供的社会基本养老金、少数雇主单位缴纳的企业年金,以及个人自发积累的养老储蓄金。“第三支柱本质是税收激励下的个人自愿参与行为,如果说第一支柱是强制,那第三支柱就是引导。”王洪栋认为,个人养老金系统构建共有两大核心点,第一就是要做到专款专用。养老金是刚性需求,人们年老退休后失去劳动能力,薪酬收入将会大幅降低,足额的养老金就成为退休后几十年的生存依靠。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角度,个人养老金的储备周期也是消费高峰周期,将面临住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大额支出。如果缺乏专门的、有流动性约束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那么养老金投资就处于全面开放状态,在消费支出、短视等因素影响下,个人养老金储备资金就容易被临时性、突发性的消费需求占用。因此,建立个人养老专户账户,专款专用,给予个人养老金合理的流动性限制,就能够解决自发式养老的困境,实现持续留存,有效减少临时性、突发性消费导致的养老资金缺失问题。

在专款专用背景下,如何做到正确配置也是个人养老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养老金储备的过程决定了养老金是典型的长钱,可以承受短期的合理范围内的波动,具备投资长周期中有效的权益资产的基础。从养老金职能定位来看,个人需要足额的养老金满足长期、高质量的养老资金需求,如果选择过于保守的投资方式,积累资金不足就无法满足养老金的职能定位要求。因此,个人养老金既要专款专用,也要正确配置,适度参与长期有效的风险投资,通过资产组合配置承担合理范围的波动性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

从机构资产结构角度,招商银行不断探索践行正确配置理念。王洪栋介绍,在招商银行托管的公募基金分布结构与整体市场公募基金结构存在差异。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2.37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共计7.32万亿,占比达到59.21%。而招商银行托管的公募基金中,近七成都是混合和偏股型权益基金,货币基金只占较少规模。王洪栋表示:“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基金产品结构相仿,招商银行是以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来换取收益的工作方法和作业理念。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公募基金在商业银行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为投资者创造收益,银行理财则扮演固收角色,理财中的现金管理则扮演缓解流动性风险角色。”

公募养老型产品同样如此,王洪栋进一步表示,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将个人账户的资金聚集起来,不能忽略养老资金的长期投资属性,不能为确保每年都保本盈利而追求绝对的短期安全,而把资金大部分配置在短期且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中。“正确配置也是构建养老基金管理体系的核心,‘长钱短投’的错配,只会导致资金投资回报低微,无法达到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长期目标。”他提到。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