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赵伟:基建投资继续承压 债市将回归慢牛

2018-06-30 10:24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姣

分享至

“考虑到防风险、去杠杆是一场‘持久战’,信用收缩尚未结束,下半年基建投资或将继续承压。”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信用收缩影响逐渐显现,预计全年经济将呈“倒U型”走势。对债市而言,短期风险偏好回落利好债市;中期来看,基本面驱动下债市将回归慢牛。

中国证券报:年初以来基建投资增速连续回落,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赵伟:年初以来基建投资的持续回落,主要是受到防风险背景下信用收缩的影响。

信用收缩主要表现为融资成本的上升和融资规模的收缩,通过影响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尤其是投资行为,进而影响经济表现。此外,个人信贷收缩,拖累商品房销售,一方面将影响房地产投资,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从而影响基建投资。

当前,防风险主要从债务风险比较高的非标融资入手,通过信用收缩来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受到非标融资收缩的拖累,年初以来,社融存量和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同比持续回落,今年5月已分别较去年年底下降1.7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当月新增社融也多数低于历史均值。在信用收缩的影响下,基建再融资压力加大,进而拖累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基建投资增速由去年底的14.9%回落至今年5月的5%。

中国证券报: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会如何表现?

赵伟:2018年基建融资压力较大,政策导向也不支持资金违规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方面,2018年电热燃、交运仓储等基建相关行业债券到期规模较大,信托余额也比较高,在信用收缩的背景下,债券和非标融资等方式受影响比较显著,下半年基建再融资压力或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防风险背景下,监管强调坚决“堵后门”,对融资需求端的行为更加规范,政策导向也不支持资金违规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进一步制约了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

不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历史经验来看,防风险、去杠杆都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场“持久战”。在企业杠杆率依然较高、城投平台尚有大量存量债务背景下,信用收缩尚未结束、对经济的影响或将持续显现。坚决“堵后门”影响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或将继续承压。

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传统基建等“走老路”的手段刺激经济或许并不可取。在信用收缩、“堵后门”的同时,也要“开前门”,从债务收缩和经济结构优化两方面,双管齐下去杠杆、促转型。结合海外经济转型经验来看,与产业升级和“补短板”逻辑相关的部分新型基建领域,或实现“开前门”结构性发力,这在年初以来我国的政策导向中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体现。

中国证券报:信用收缩对债市有什么影响?

赵伟:防风险下的信用收缩、政策助力经济“加速转型”,是2018年两条逻辑主线;随着信用收缩影响逐渐显现,全年经济呈“倒U型”走势。短期而言,风险偏好回落利好债市;中期来看,基本面驱动下债市将回归慢牛。

从我国历史经验来看,“紧信用”环境结束后,信用利差走势分化现象趋于消失;考虑到信用收缩和理财等资管产品的影响尚未结束,信用利差走势分化或将延续一段时间。随着我国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信用违约逐渐常态化;结合韩国经验来看,经历1998年至2000年去杠杆后,韩国债务违约常态化,信用利差中枢明显抬升,且低评级信用利差中枢显著高于高评级。

信用违约常态化过程中,市场风险偏好或受到一定压制;信用违约较多时,债券融资或阶段性收缩。信用违约常态化过程中,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或从加剧到逐渐回归常态。短期来看,信用风险持续担忧或一定程度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机构可能更偏好低风险资产。同时,债券违约较多时,债券融资规模显著收缩,今年5月即为这种情形。非标融资持续收缩下,债券融资收缩,或加快社融增速回落,影响经济走势和经济预期,进而对股市、债市等产生不同影响。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