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  正文

陈清泰:电池行业出现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现象

2018-06-27 13:30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吕天玲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吕天玲)6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青海举办的2018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动力电池市场出现了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

他强调,市场两极分化非常明显。高端优质企业出现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企业却出现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

电池企业面临双重“挤压”

陈清泰在会议现场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进步,支持了电动汽车整体性能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比翼双飞”。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8GWh,占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的65.4%。

虽然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陈清泰表示,全球锂、钴、镍资源已经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中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禀赋不佳,利用率相对较低,而镍、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从长期来看存在着资源安全的风险。

一方面锂、钴等上游材料的价格迅速上涨,另一方面车企因为购置补贴的退坡需要转移成本。“双重的压力挤压到电池企业的头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现象。”他表示。

市场两级分化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除了上下游双重挤压之外,动力电池市场还出现了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陈清泰强调,“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呈现出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

“三分之一的电池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陈清泰预计,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据介绍,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2017年排位前十的企业出货量占到了80%。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已经从争夺配套客户的竞争,延伸到上游材料和资源。“世界各地的锂矿、钴矿资源炙手可热,谁掌握了上游资源谁就在下一步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陈清泰预计,下一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发展,锂电池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对锂、钴等资源的巨大需求。

日韩企业将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发力

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陈清泰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企业将逐步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而日韩企业也将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发力。“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欧美国家的企业虽然在本轮竞争中失去了位置,但是他们已经在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做布局,是潜在的强大竞争者。”

除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之外,陈清泰也提到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利用市场空间巨大。他强调,最早投入市场的车载动力电池已经开始进入退役期,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即将到来。

“未来电动汽车将与可再生能源密切配合。”他表示,电池作为绿色减排所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供电,而较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则有赖于储能载体支撑,这就使车载电池和可再生能源构成了最佳搭配。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