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瞭望塔 >  正文

再谋“空壳化”重组 绿景控股遭监管问询

2018-06-12 10:20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分享至

转型屡屡受挫的绿景控股,3年前决定将转型方向锁定在医疗大健康领域,但至今仍无起色。公司于6月初抛出重大资产出售方案,拟将目前拥有的医疗大健康领域资产予以出售,进而再度沦为“空壳”公司。6月8日,深交所就此发出了非许可类重组问询函。

“空壳化”重组浮现

据绿景控股报告书,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广州明安持有的北京明安100%股权、明安康和100%股权出售予明智未来,同时将全资子公司广州明安持有的南宁明安70%股权出售予广州誉华,以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并改善现金流。

如此一来,绿景控股将仅持有南宁明安30%股权的医疗服务相关业务,其主要业务只能依靠些许的存量房产销售和物业管理勉力支撑。

绿景控股在2015年提出“积极转型医疗行业”,现在公司突然要剥离已培育多年的医疗资产,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存疑,同时也与公司战略规划相矛盾。

深交所事后审查发现,目前绿景控股无土地储备,也无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存货中的住宅已经基本销售完毕,仅剩余车位及少量商铺。

据绿景控股2017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06.1万元,同比减少92.6%;净利润为亏损8326.08万元,同比下降359.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亿元。

深交所注意到,此次交易拟置出资产占公司2017年末总资产、资产净额的比例分别达到72.22%和206.05%。根据备考财务数据,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要资产为其他应收款(占比59%,主要为本次交易的应收股权转让款)和货币资金(占比17%)。

对此,问询函要求,结合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要资产负债构成、相关业务情况、主要资产负债构成、相关业务情况及盈利能力等,绿景控股需详细说明此次交易是否可能导致公司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应收款项且无持续经营业务的情形,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同时补充披露公司交易、当年和未来两年拟执行的发展计划,包括提高竞争能力、市场和业务开拓等方面,并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后续资产注入安排,是否存在控制权变更计划,以及其他合同、协议、安排等,是否与此次交易构成一揽子交易等。

置出前曾大额增资

蹊跷的是,在打算剥离这些对公司资金、盈利有较大压力的早期医疗项目之前3个月,绿景控股曾对部分资产进行了大额增资。

资料显示,今年2月,广州明安对北京明安增资1.5亿元。在大额增资后的短时间之内,绿景控股却又计划将其出售剥离,令人难以捉摸。

绿景控股在方案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寻找、培育或收购可以给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成长性高、较为成熟的优质医疗资产,并探索其他业务领域发展机会,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如上市公司完成转型从事医院运营业务,待南宁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的次年内,将促使届时南宁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征求上市公司的意见,在保障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和符合相关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其所持南宁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股权优先转让给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或在上市公司放弃优先受让的情况下转让给无关联关系第三方。

深交所要求,结合本次交易完成后的存量主营业务发展情况、2018年经营业绩及此次交易对损益的影响等方面,公司需对此次出售资产的主要目的、是否存在利用出售资产调节利润的情形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深交所还就标的公司在该交易中的估值和债务问题、交易对手的支付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问询。

多年转型皆成空

绿景控股是深市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2年11月23日,其前身琼能源A登陆深交所。6年后,原创始人陈宇光抽身离去,有香港华润背景的海南润达入主;4年之后,即2002年8月,大股东更改为许家印执掌的恒大集团,上市公司也更名为“恒大地产”;再过了4年后,2006年,善于操作壳公司的余斌从恒大手中接下了这家上市公司,并于当年6月更名为“绿景地产”。

此后多年,绿景控股经营难有亮点呈现,于是决定谋划转型。2010年3月,绿景控股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置出地产类资产,同时购入海航集团旗下酒店管理类资产,以实现由住宅类房产开发向经营高端酒店和写字楼等业务的转型,但不久后即宣告失败;2011年8月,在市场“炒矿热”的背景下,绿景控股更改经营范围,增加“项目投资、矿产资源投资”两项业务内容,但此后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动作;2014年3月,绿景控股实施定增事项,拟投资柬埔寨年产400万吨生物质能源原料木薯种植及加工产业化项目,当年8月即宣布终止;2015年3月开始,绿景控股又将眼光投向了医疗大健康领域。

8年多时间,绿景控股资产重组屡屡受挫,依然在转型的路上原地打转。长期的折腾之下,公司资产状况每况愈下,数据显示,2017年,绿景控股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较上一年下滑了16.81%和39.22%。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公司总资产为5.08亿元,净资产1.1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减少1.88%和7.58%,延续下滑势头。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雪松控股增信300亿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雪松控股增信300亿

    在6月10日举行的西安市政府与雪松控股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与雪松控股同步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18-06-11 09:50
  • 海南国资委让位 海航系注资百亿入主海航控股

    海南国资委让位 海航系注资百亿入主海航控股

    停牌5个月后,海南国资委旗下的海航控股(600221)于6月8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收购海航集团旗下逾百亿元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70亿元,淡马锡将参与认购7亿元。
    2018-06-11 08:33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响警报 金洲慈航停牌避险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响警报 金洲慈航停牌避险

    金洲慈航6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控股股东深圳前海九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因近日公司股价下跌,控股股东的股票质押情况触及平仓线,可能直接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2018-06-07 09:28
  • 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获批复 沿途设8车站

    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获批复 沿途设8车站

    新建的杭绍台铁路起于绍兴北站,沿途经过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后到达台州中心站,然后继续南下,终到温岭,新建正线全长226.556公里。
    2018-06-06 09:13
  • ​山东威达获控股股东增持1%股份

    ​山东威达获控股股东增持1%股份

    山东威达6月4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山东威达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4日至2018年6月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共计4,200,000股
    2018-06-05 15:24
  • 山东章鼓国有股东转让控股权程序违规 试图绕过国资监管部门遭紧急叫停

    山东章鼓国有股东转让控股权程序违规 试图绕过国资监管部门遭紧急叫停

    5月18日,山东章鼓披露大股东计划将所持山东章鼓29.81%股权转让给亚都科技,6月1日,公司又披露终止股权转让。这次股权转让终止的核心原因不是买卖双方协商出了问题,而是因为章丘公有资产公司持有的山东章鼓股权属于国资持股,对其...
    2018-06-04 14:28
  • 北讯集团:控股股东质押的股票已消除平仓风险

    北讯集团:控股股东质押的股票已消除平仓风险

    北讯集团(002359)5月31日晚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控股股东龙跃集团的说明,主要内容为:龙跃集团在停牌后积极与所有资金融出方进行了沟通和协商,并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其具备了补仓和赎回能力。
    2018-05-31 19:51
  • 力帆股份控股股东拟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力帆股份控股股东拟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力帆股份公告,控股股东拟在未来六个月内,继续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包含2018年5月30日已增持的44万股力帆股份股票),增持股份数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包含本次已增持部分)。
    2018-05-30 19:5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