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托 >  正文

探索“公募REITs+ABS”转型之路 基金子公司能否涅槃重生

2018-06-11 08:15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由荣及衰,基金子公司用4年时间诠释了这一过程。

近两年,基金子公司不断探索转型路径,目前ABS成了最受宠的转型方向。随着公募REITs渐行渐近,蛰伏已久的基金子公司欲在不动产ABS基础上,进一步对接公募REITs,以“公募REITs+ABS”的方式实现涅槃重生。

该转型路径究竟是曲径通幽还是荆棘丛生?这还得留给时间去回答。

“困兽”基金子公司

基金子公司从野蛮生长为“巨无霸”,再从“巨无霸”沦为“困兽”,这中间仅花了4年时间。

自2012年11月诞生以来,基金子公司凭借其广泛的业务范围以及无风险资本和净资本约束的监管短板,规模快速膨胀成为“巨无霸”。2013年基金子公司的规模为9000多亿元,经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6年底,基金子公司规模高达10.5万亿元,创造了3年10倍的增长“奇迹”。

2016年12月2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对基金子公司在净资本、股东资格、业务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多项要求,大幅提高了基金子公司的设立门槛,并提出净资本管理办法。其中,根据《风控规定》要求,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此外,基金子公司还应按照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

这意味着基金子公司正式告别“野蛮生长”,开启“净资本约束”时代。净资本约束限制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此后,其通道业务与盈利均大幅收敛。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基金子公司规模下降为7.3万亿元。与此同时,基金子公司2017年的管理费、业绩报酬也双双下降。数据显示,2017年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全年累计收入88.71亿元,同比下降22%,其收入下滑主要由于管理费及业绩报酬减少。其中,2017年基金子公司固定管理费收入合计81.26亿元,较2016年减少20.24亿元;业绩报酬收入合计2.89亿元,较2016年减少10.26亿元。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根据资管新规要求,资管机构回归资管本源、严控通道业务、禁止多层嵌套,基金子公司业务进一步受到限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要求消除多层嵌套。之前银行端不能直投,因此基金子公司承接了大量的银行端通道业务,但在限制多层嵌套后,基金子公司业务直接受到了影响。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为基金子公司主要资金来源。截至2016年底,基金子公司的银行委托资金为6.42万亿元,占比高达63.1%,与2015年底持平;截至2017年底,基金子公司的银行委托资金为5.25万亿元,占比更是高达73.2%。

至此,基金子公司陷入了双重困境,从“巨无霸”彻底沦为“困兽”。其面临两个困境:一是针对基金子公司本身的“净资本约束”导致规模大幅下降;二是上游资金端收紧进一步加剧业务收缩。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