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2004年的艺术北京,用13年的经历,成为内地艺术博览会中最为重要的那一个。而艺术博览会的这块蛋糕也在这13年中,被不断重组、分割,特别是一些新兴城市对艺术博览会的尝试,在为这个市场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给艺术北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而创办人董梦阳和他的团队也在这样的重重包围下,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
其实,今年艺术北京的开局,并不是特别有利,先是由于城市规划的变革,许多艺术园区遭遇拆迁,原本京城一度引以为傲的艺术氛围被稀释,也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画廊业带来冲击。其次,先于北京几天开幕的“艺术成都”以邀请展的形式,将颇具影响力的多家画廊引入成都,无论从档期还是精力来说,这些画廊都难以兼顾两地的展会。
避开这些不利因素不谈,好在沉浮13年的艺术北京早早就为今年的艺术北京定了自己的基调,董梦阳在之前的多次媒体访谈中强调,要“诚实地面对市场”,也通过与京东艺术合作尝试,让公众看到了艺术北京将艺术逐渐导向消费化的趋势。
4月30日,艺术北京的VIP场早早就在下午三点开幕,据报道,此次艺术北京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家艺术机构参展,展览面积扩容到近30000平方米,是1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当代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经典艺术以外,还有走艺术消费路线的“Hi21 青年艺术市集”。那么,在这场盛会背后,真实的艺术北京是怎样的?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当下的艺术与艺术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目前国内外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博览会的竞争中,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市场已经改变了一家独大的状态。艺术北京自2006创立以来经历很多次自我改造的工程,艺术北京在最开始的时候,更多地是参照西方艺术博览会的经验,想打造一个国际型的艺术博览会,但是因为中国艺术品关税,以及当时公众对艺术的理解等因素,使得艺术北京越来越趋向本土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深耕本土化市场成为艺术北京的标签。从“国际化”尝试过程回归“本土”的耕耘,是艺术北京在变化中不断调整自身的规划和业态的表现。
从第十届博览会开始,艺术北京有意扩大了它的受众人群,非常期望这个时代各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人都能够关注到艺术,近距离的体验艺术,进而收藏和消费艺术。而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一段时期的盘整之后,随着藏家群体的年龄层有了新的更替,公众对当代艺术的审美也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而艺术品本身的功能,也从前几年金融投资手段的载体,逐渐成为走向公众生活的消费品。
今年的艺术北京除了传统画廊以外,设计和公共艺术板块越来越有吸引力。设计板块的艺术衍生品受到了观众的追捧,新技术新材料创造的产品也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欲望。
而记者通过走访艺术北京的参展机构也发现,标价在几万到万的艺术作品为市场所青睐,比如康德美术馆以风景题材为主的几件毛以刚作品,第二天就被买家悉数收入囊中,同展位的匡剑作品也在公众日的当天被买家看中。
除了康德美术馆,已经第二次参加艺术北京的F SPACE,所代理的韩国艺术家 的作品也受到了公众的青睐。不过负责人孙梓杰倒是对在博览会销售战况并不是十分担心,他认为凡是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依然坚持做画廊的,多少是因为心中对艺术的一份情怀。“参加博览会,除去销售,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对我们自身画廊的一个宣传”。
知名艺术品经纪人林松在过去的12年中都是以画廊主的身份参与了艺术北京,他认为自去年开始,整个画廊业态就有了一些调整,很多画廊带去的作品,很、以青年艺术家以及具有成长性的艺术家作品为主,“我记得当时我们画廊带了四五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5万左右,都卖光了。”林松认为,这和整个市场调整有关,“市场更加理性化了”。林松说,随着香港巴塞尔等国际性博览会对内地市场的影响,除了让内地艺术家有了更多走向世界的可能性等积极因素外,也将内地的收藏资金向外抽血,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倒逼市场进行调整,“更加接地气了”。林松说,这几年,随着艺术消费观念的增强,个性化艺术需求不断增强,但是公众的选择性很小,有些甚至不知道要去哪里购买艺术品,“不少人对购买个性化生活艺术品的需求还停留在宜家水平。”所以艺术北京成为公众对艺术消费理解的一条新的途径。事实表明,林松是对的,在VIP之后的第二天,前来参观的普通观众蜂拥而至,主办方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方式以避免人群密集带来的安全隐患,而这在之前的12年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特别是公众日的最后一天,在以往的思维模式下,这天应该是各个参展机构准备打包撤展的时候,没想到却有比前几日更为密集的参观者,很多前几日没有太多交易的画廊,在这一天也找到了青睐于自己作品的买家。
但是艺术博览会走向消费市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某知名艺术品经纪人就认为,艺术博览会的定位很重要,“巴塞尔为什么被奉为神坛,是因为有很多国际优秀的画廊在那里。如果艺术北京逐渐走向消费化,那么势必会使得一些优质画廊有所流失,到时候就会变为一个纯艺术消费的卖场,而离汇集高端艺术画廊的初衷相悖。”他还表示,虽然今年艺术北京的门票收入颇为可观,但是公众参观数量的多少并不是一个博览会优质与否的评判标准,所以,他希望艺术博览会还是应该有自己一个相对高端的定位。
对于艺术博览会是向左走向高端,还是向右走向消费,知名策展人、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说,艺术北京今年的定位明显在于“艺术消费”,所以为了让更多人的参与进来,作品单价就不会很高。但无论博览会定位高端也好,消费也好,核心问题是怎样才能考虑好吸引目标受众群。在谢晓冬看来,董梦阳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是希望艺术大众化,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但我认为艺术品是小众化的,本身就比较贵,如果两三百也是艺术品那只是一种修辞的说法,它并不会成立。真正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带有高造诣的艺术创作,这也决定了艺术品不菲的价格属性,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
所以从这点来讲顶级的艺术品类似于投资品,选对了艺术品将来是能够带来资产回报和价值的,所以藏家会考虑作品的美术史价值,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资产配置。而如果针对消费品是不需要关心这些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对于今年的艺术北京,谢晓冬说自己也是个有理想的人,怎么样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哪怕只看不买,也是欢迎的。虽然这样对展商有一定压力,参展是有成本的,但是也会带来新的机遇,说不定就可能遇到一个新的大藏家。因此,把艺术博览会的流量做大是正确的,如果只是针对小众群体,扩展就不会那么快。画廊参加艺博会,除了销售问题更多的也是在考虑广告效应。因为博览会不同于单纯的展览,它是由大量商业画廊根据自己对市场预测从而选择艺术家以及作品面对市场检验的平台,当市场非常沉闷接近无聊的时期,一些画廊会选择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家及作品来激活市场嗅觉;而当市场新鲜刺激不断然而依旧疲软的时候,嗅觉敏锐的画廊则开始推销比较保守的不那么冒险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而目前中国的情况是,藏家群体新旧更替,新入场的藏家的口味和习惯正需要商业画廊去了解和培养,很多习惯旧的市场氛围的画廊并没有敏感的意识到这一消费群体涌入而带来的多样化的选择,而另外一些画廊则为未来艺术消费市场准备了大量入门级偏讨巧新入门藏家的作品,他们也从这种选择中得到丰厚回报。
艺术北京适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形态,适时调整战略方向的做法是无误的,因为只有深度耕耘属于自己的土壤才有结实的果实。但是,艺术北京也必须注意到国际市场在未来更开放的条件下会威胁到“本土化”的市场,如何提升艺术北京的质量,区别更清晰的风格,更细致周全的服务,使“艺术北京”成为亚洲最好的艺术博览会,也是艺术北京需要思考的,毕竟艺术市场的业种非常容易自我淘汰,艺术收藏与高度审美是拥有文化和富裕社会才有的产物。
不过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中,无论画廊也好,艺术北京也罢,活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