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号精选 >  正文

31.6万亿!第三方支付规模继续爆棚你贡献多少?三大问题拷问支付机构

2018-06-03 08:58 来源 : 券商中国     

分享至

第三方支付已成为支付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继续快速发展,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巩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支付业务规模不断增长,线下支付逐渐发力并实现广泛渗透,互联网支付机构差异化竞争态势显现。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安全“跷跷板”是支付清算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方面,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支付清算强监管将是未来几年的政策基调,支付市场规范发展也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另一方面,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支付清算体系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在零售支付工具领域,各种创新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交易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支付+”的探索越发受到关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联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勾勒出了支付清算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图景。尤其是第三方支付领域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变化,体现着金融行业的裂变与融合。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从2017年情况来看,移动支付的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巩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1.6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0.1%,环比增长16.3%。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比增速较上年逐渐回落,但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2017年第三季度,个人应用占比为67.7%,移动金融占比为18.7%,移动消费占比11.7%。与上年同期相比,移动金融和移动消费占比分别上升了4.6个和3.1个百分点,据艾瑞咨询分析,移动金融占比的上升主要源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支付业务规模的增长,而移动消费占比的上升主要源于线下支付的逐渐发力和广泛渗透。

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支付宝、财付通两家企业依然维持垄断地位,约占据94%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方面,壹钱包除APP业务保持增长外,外部支付向房地产、商业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拓展推广,交易规模处于第三的位置。京东支付得益于金融领域和线下支付方面的增长,排名逐渐上升。快钱依托万达集团开展场景拓展,在电影院线、购物中心、文化旅游等方面发力,交易规模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互联网支付差异化竞争态势显现

2017年,互联网支付差异化竞争态势显现。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为7.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3万亿元,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4.2%。据艾瑞咨询分析,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的增长主要源自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线上信贷和网络理财业务的增长。

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以网络借贷、理财资管产品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占比最高达42.5%,以信用卡还款业务、转账业务等在内的个人业务占比次之。支付宝和财付通两企业占领了几乎全部个人业务的规模,第二梯队的支付企业则在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与两大龙头企业展开激烈争夺,积极布局网络借贷、理财、基金、保险等细分领域,并开始向消费金融领域进军。

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

支付宝和财付通虽然也在互联网支付领域保持领先,占比分别为29.2%和18.3%,但尚未形成垄断地位。第二梯队凭借在互联网支付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其中银联商务占比16.3%,京东支付占比3.1%,苏宁支付占比2.2%。

支付机构面临三大问题

尽管监管机构不断通过发布新规、加大检查力度、强化行业自律等方式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但纵观全年的发展情况,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关注。

1

一是违规经营多。

一方面,部分支付机构因自身管理水平限制无法按时达到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仍有机构的合规意识不强,有章不循,故意破坏行业秩序。如支付机构利用多个备付金账户进行资金“闪躲腾挪”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仍有个别机构利用目前备付金缴存比例未达100%、网贷直连模式还未完全接入的监管过渡期,将备付金挪用购买理财产品和进行高风险投资。

2

二是风控水平低。

第三方支付机构往往只注重利用技术扩展市场规模,忽略风险管理,机构在客户信息保护、资金管理、系统安全等方面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风险,进而使支付市场成为洗钱、套现、转移赃款等不法勾当的温床。多数支付机构忽略自身金融机构属性,极易出现信用和流动性风险。

3

三是盈利能力差。

据央行调查,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出了少数市场占比靠前、口碑较好的公司能够实现盈利外,大部分支付机构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200多家企业竞争不足20%的市场份额,残酷的竞争环境使得中小型支付机构很难靠目前的业务实现盈利。

支付市场三大问题亟待整顿

报告指出,从整个市场环境看,支付市场秩序亟待整顿,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牌机构无序竞争依然普遍。

支付机构通过低价倾销、佣金返点、虚假广告、交叉补贴等不当方式抢夺客户、争夺市场,造成支付市场无序竞争、乱象丛生,极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无证经营状况仍大量存在。

在央行停止新牌照发放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持牌公司接口开展二次清算业务。这种行为极易造成客户资金的挪用和截留,也容易引发卷款逃跑的情况。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摸排查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236家,核查6家,清理187家。

三是诈骗活动呈上升趋势。

除技术漏洞外,利用支付平台客户身份验证不严的漏洞,通过建立虚假“卖家”和“买家”双重身份,进行虚假交易套取巨额银行资金或洗钱、贿赂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报告指出,在金融市场强监管的大背景下,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据初步统计,2017年共发布20余份监管文件,开出近百张罚单,无论在规范性文件的发行数量上,还是在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上,第三方支付行业已从“高增长”“抢市场”的阶段进入“严监管”“防风险”的时代。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呈现从线上向线下,从支付向金融、从城市向农村、从境内到全球的发展态势。

稳步推进网联平台建设

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网联平台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在交易承载能力、成员机构接入、运维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扎实建设分布式云架构体系。

全力推进“三地六中心”建设,确定系统最优化资源配比,多层次压测检验系统性能。截至2017年底,网联平台实现六机房设备满配,满足支撑单中心处理能力大于3万笔/秒、六中心处理能力大于18万笔/秒的设计性能指标,具备承载大型支付机构特殊时点海量高并发交易的处理能力。

二是落实监管政策,扎实推进机构接入和业务切量。

截至2017年底,网联平台已顺利接入222家商业银行和56家支付机构,目前与110余家持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以及400余家商业银行开展对接工作,覆盖了90%以上的银行账户、95%以上的支付账户,并已开始启动与100余家预付费卡机构的对接。

立足金融基础设施的行业枢纽地位,网联平台在全力保障做好网络支付转接清算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延伸服务职能,目前已在扩展的有以下方面:

一是全力推进实施备付金集中存管辅助支撑,网联平台于2017年9月中旬完成了备付金集中存管业务需求及相关配套业务方案的制定,确认集中存管技术总体方案,采用离散账户方式解决热点账户问题;

二是积极扩展条码支付业务标准建设,制定网联条码相关规则规范,积极推进网联条码有关平台系统建设,确保条码支付资金流通通过网联平台转接清算,配合监管推动条码支付市场的“联网通用”,构建完整链条体系;

三是强化大数据业务应用基础支撑;

四是积极推进可信金融云标准化工作。

对于网联平台将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报告指出,网联平台将清算功能从各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剥离,也切断了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直连”,并充当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桥梁,保障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的交易信息能够公开透明,并能降低行业成本,减轻消费者负担,大幅提高支付系统业务处理能里,促进行业标准化和海外业务的开拓。

责任编辑:胡恩燕
相关推荐
  • 私募基金数据治理难题凸显 第三方平台遇行业机会

    私募基金数据治理难题凸显 第三方平台遇行业机会

    除了面临严峻和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私募行业还有一个较大的难题,即数据的良莠不齐和信息不透明。因此在产品引入环节,如何更客观全面评价投顾的管理能力难度较大,基金研究的多数精力和时间都在解决数据治理问题,相比公募基金,更...
    2018-05-28 22:2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