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品 >  正文

为什么是巴塞尔? ——世界顶级艺术博览会的启示

2018-05-25 10:02 来源 :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刘玉娟

分享至

艺术博览会作为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双年展和文献展,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市场而非学术。不过世界顶级的巴塞尔艺博会却一直因为学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而成为艺术博览会的楷模和榜样。虽然着力于销售,但巴塞尔从未放弃对参展商和艺术作品地严格筛选,并且每次都开设较为专注于学术的实验板块。国际化的运营模式也推动了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融合,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在商业和学术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而在当下,国内城市艺术博览会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无疑巴塞尔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优势与契机。

巴塞尔有悠久的艺术收藏历史,民众的艺术积淀深厚。17世纪中期巴塞尔的阿莫巴齐家家族建立了第一家公共博物馆,据说是世界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如今,已有30多家博物馆,堪称是世界人均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侧面反映了其发达的公共艺术教育。瑞士的艺术品市场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二战”时,纳粹德国禁止展出和出售艺术品,为了躲避战争,很多画家带着作品来到相对平静的瑞士来出售,由此出现了较多的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公司,很多优秀的作品以最低的价格留在了瑞士,所以巴塞尔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手中有许多欧洲国家的艺术品。巴塞尔的民众酷爱艺术,1967年市政府就是否投资购买毕加索作品一事举行全民投票,民众同意政府投资600万瑞郎加上部分企业、私人赞助,购买两幅毕加索的作品,这种举动震惊了艺术界,毕加索被巴塞尔政府尊重艺术的态度和市民们对艺术的热情所感动,为小城捐赠了他的4幅作品。

瑞士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瑞士处于德国、法国和瑞士这三个国家交界的地方,人员往来频繁,艺术交流繁盛。“二战”以后,瑞士出台法律支持本土艺术发展,允许画廊进口的艺术品享受免税政策,推动了瑞士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规定每幅作品有1个月的免税证书,如果作品被瑞士人所收藏,那么参展者则需要缴纳7%到10%的关税,如果是被外国人收藏并带出海关关境,则依然享受免税政策,瑞士有发达的世界货币兑换系统,为艺术品交易提供了金融方便。还设有专门的投诉部门,专门解决各种投诉案件,使收藏家能够放心购物。

有力的资金保障。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巴塞尔展览集团在1970年创办的,此集团是非常专业而独立的博览会公司,不接受政府的补贴以及企业、私人的捐助,这样就降低了外界的干预和影响,从而保证了主办者的独立自主。巴塞尔艺术展览主要是集团投资,也会有赞助商赞助,一定的赞助对非盈利的项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瑞银集团对巴塞尔艺术展中“艺术无限”的专项赞助,使其学术性能与双年展比肩,赞助资金对扩大艺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精神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完善的收藏体制,只要有好的作品,并不发愁没有卖家。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藏家来自世界各地,以美国、法国和英国为主,这些地区的美术教育普及程度高,重视艺术的学术价值,只要有高质量的作品,是不乏大的收藏家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也与藏家建立了一种信任的关系,如第38届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品成交量在99%左右,以欧美的藏家为主。而中国就不同,如果完全效仿西方的体制则会吃亏,如2007年劳伦佐和皮尔来主持上海当代艺术展,他们人脉比较广,而能拉到很好的画廊和大的收藏家,那年的销售就很不错,而2008年则效果不好,虽然来了很多好的画廊,但是藏家却没有来。

国际路线——“品牌化”效应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筹办之初走的就是国际路线,能够与国际交轨,站在国际的视野来定位自身,目的是汇集全球的来自不同地域的一流作品和顶尖收藏家。巴塞尔艺博会有顶级的画廊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的画廊筛选标准和高质量的作品,促发了高端的学术氛围,形成了巴塞尔艺博会的“国际品牌”效应,全球的藏家自然会奔赴此地消费,达到了学术和商业的双赢。

巴塞尔艺博会有巴塞尔博览公司做全力支撑,博览会公司从筹备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的经营战略。第一届巴塞尔艺博会就面向了世界招商,三位巴塞尔艺廊商人恩斯特·贝耶勒、特鲁·布鲁克纳和巴尔兹·希尔特筹办的首个国际艺术展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90家艺廊和30家艺术出版社参展,吸引了1.6万人观众参观,这为以后巴塞尔博览会的举办奠定了国际基调。

艺博会的评审委员由六位不同国家的顶尖画廊的代表组成,与巴塞尔艺术展保持长期的合作,六位评审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使参展的艺术品的趣味趋向多元化,来满足不同的藏家的需求,如34届艺博会的评委分别是:瑞士“维米尔画廊”的吉安弗兰科·维尔纳、德国“席佩尔和克罗梅画廊”的伊斯塔尔·席佩尔、瑞典“诺登哈克画廊”的查尔斯·诺登哈克、英国“安纳利·朱达画廊”的戴维·朱达、瑞士“梅36画廊”的维克多·吉斯勒和比利时的米什利纳·什瓦亚克尔,今年48届的评委分别来自日内瓦、纽约、柏林、都灵和伦敦。

巴塞尔艺术博览对作品有着严格的筛选审查制度,来保证艺术品的学术高度。每年申请参展的画廊都有近千个画廊,学术委员会按区域来划分画廊,如美国、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保证藏家对领域性的需求。2017年云集了35个国家的291间画廊来参展,藏家来自100多个国家,以美洲和亚洲居多,可见其被认可的程度。巴塞尔艺博会设有地域观察员的制度,实地调查走访画廊,确保画廊的实力。评委根据统一原则和标准来行使自主遴选画廊,来确保参展的都是最优秀的画廊和作品,统一原则有如下3点:第一、明确作为一级市场交流与交易平台的角色,能协调与平衡一、二级市场的关系。第二、确保参加会展的作品的量和独创性,参展画廊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历史,与艺术家有明确的代理关系。第三,注重国别和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参展画廊的丰富性与国际化。曾经入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北京“现代画廊”总监黄燎原说:“艺术巴塞尔在评定画廊时最看中的是对艺术家的培养以及所策展的学术质量”。评审员评审时并不看作品是否好卖,而是看重画廊作品是否能具有学术高度和吸人眼球的力量。入选的画廊在参展之前会提交详细的参展资料,细到墙面、地面的设置和挂件,每天要挂的展品以及可能替换的作品,都要详细的报告,并且严格按照所提交的计划去执行,否则就会失去下次参展的机会。之所以如此严格的审选机制是其要面对国际上的高层次收藏家。

巴塞尔博览会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如曾经巴塞尔艺博会的负责人塞缪尔·凯勒说:“艺术巴塞尔是关于高品质艺术品的博览会,与策展人的概念无关,在和300家谨慎筛选出的画廊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展示了来自30个国家的超过2000位艺术家的作品,比其他任何艺术博览会、拍卖会和双年展都多。这是国际艺术市场和文化节独一无二的混合——国际艺术世界的年度家庭聚会”。巴塞尔艺博会并不规定艺术作品的主题,也不只专注于特定类型的艺术作品,参展的艺术家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巴塞尔艺博会的评委选择、筛选画廊的标准、作品的选择等都凸显了国际化的视野,从而带动了学术和商业的发展。

巴塞尔艺博会作为艺术博览会的领袖,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能及时规避了风险,并看准机会跨出欧洲,在2002年增加了一个新品牌:巴塞尔艺博会迈阿密海滩,迈阿密的异国风情和自然气候是有利于占领市场的因素,迈阿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启了北美洲通向拉丁美洲的艺术市场的大门。在2013年巴塞尔艺术进驻亚洲,在香港设立展会,依靠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税收政策,拓宽了亚洲的艺术市场。

良性循环发展

巴塞尔艺博会被比作为画廊学术性的试金石,是连接国际艺术市场的有力通道,也是艺术和商业融合的渠道,由于其严格甚至苛刻的筛选制度,令很多画廊不得不完善自身,入选和没入选巴塞尔艺博会的画廊对自身定位是不同的,入选的画廊和艺术家会荣誉大增,身价翻倍,定位也会更国际化,促进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良性发展。画廊作为艺术博览会的一份子,画廊的成功又会使艺术博览会增光添彩,从而拉动画廊、艺博会、藏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共存共赢。

巴塞尔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受益的不仅仅是艺博会集团,造福的更是整个城市,巴塞尔顶级的珠宝展也是珠宝界有名的大展,艺博会和珠宝展这两个著名的展览使不到20万左右的城市闻名于世,展览期间宾馆爆满和餐馆人员爆满,对当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博览会在全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促使着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有总产值70%以上来自旅游业,这种文化消费又会间接的带动巴塞尔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艺术博览会对于艺术家和整个艺术圈的发展都是重要的,艺术博览会具有市场性质,虽然说其目的是销售艺术品,不是纯学术的展览,但如果把举办艺术博览会作为最高的艺术水平机制,也难以使艺术市场朝向正常的道路发展。一般认为艺术博览会是遵循市场的规律而被非按照学术展览的机制去举办,但艺术博览会与其他商业不同,做的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文化显现就是学术,认认真真做学术才是发展之道。巴塞尔艺博会就是用学术性来带动商业的发展,通过学术性在商业的平台上去营造艺术节的氛围。

学术的推动也离不开商业,没有商业能力很难推动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巴塞尔艺术展有瑞银集团的资金支持以及众多的赞助商,所以才能放手去做学术。而卡塞尔文献展则不同,其之所以有五年的周期,除了遵守历史传统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筹集,虽然有德国联邦政府、黑森州和卡塞尔市等三级政府的经费拨款,但资金仍显紧张,需要花去时间去拉赞助,导致卡塞尔文献展在很多方面没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想法。巴塞尔艺博会的学术和商业发展是齐头并进的,是互为离不开的关系,巴塞尔艺博会的成功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如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完善的收藏系统、艺术免税政策和有力的资金支持等等的综合体,但学术始终是博览会能够完善发展的导航线。艺术品在学术上成功后会引导藏家来选购,从而带动了艺术商业圈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艺术的至善至美,循环往复下去,形成一种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王宁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