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实现矿业“双碳”目标,用技术创新解决发展问题

分享至

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又是各地、各产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低碳转型背景下,矿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从财政角度,又能为碳排放提供哪些支持工具?10月22日,在202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围绕上述问题,与会专家纷纷建言。

技术攻关是破局关键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表示,工业化发展进程跟矿业一直紧密相连,无论是化石能源本身还是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释放二氧化碳,这为实现“双碳”目标造成了严峻考验。不过,对矿业来说,仅节能减排不足以解决问题,发展的问题要通过发展解决,借助科技力量,才能在解决碳排放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新的产业机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认为,以材料创新为抓手,基础研究驱动的科技攻关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他同时强调,“双碳”之路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政策支持,形成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还要打通负碳技术的规模化之路。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来自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7%,其中电力行业占41%;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量占7%和2%。另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碳排放75%左右来自能源,中国碳排放的90%左右来自能源。

“因此,在矿业领域,尤其是以煤炭为主的矿山企业,履行‘双碳’目标愈发举足轻重。”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车长波指出。

企业自身要充分作为

达成“双碳”任务,企业该怎么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家顾问、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认为,减碳是发展的重大机遇,企业应端正这一认识,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既要设定碳减排的峰顶目标,也要规划阶段性实现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进行碳足迹管理,少走弯路。

“中国企业一要抓基础,搞清楚到底排了多少碳,能耗强度如何;二要明白,基础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就在近20年,无论用多大力度发展各种新能源,考虑到中国的总体规模,都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个转变社会生产结构,能耗还在大幅增加。因此,对企业来说,首先必须要坚持走节能降耗、减污降碳之路;其次,要花大力气在二氧化碳利用上,平衡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傅成玉说。

加达资源国际有限公司总裁闫长明同样指出,减碳、脱碳并不意味着碳是坏东西,作为构成人类和地球万物的必要载体、能量储备,企业应加强对碳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碳循环达到平衡,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以自身企业发展为例,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表示,目前紫金矿业加大生态修复,对传统的工程机械大力推广电动化替代内燃机,同时在矿山布局太阳能光伏电站,尝试风力、水力发电,以新能源产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财政工具以保驾护航

除企业自身加强建设,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外,当前,政策层面也对矿业达成“双碳”目标保驾护航。

“市场、技术、政策就像是三根杠杆,用来帮助我们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我们需要三管齐下,而且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用力。”博宇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雁指出,近期监管层多部门密集发声,释放出新一轮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金支持的信号。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调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下一步政策发力点。

10月15日,央行出台“双碳”项目再贷款政策,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此外,证监会进一步健全绿色股票指数体系,支持指数机构与市场机构合作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对于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企业等在直接融资方面优先审批。

值得一提的是,在碳市场建设方面,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吴宏杰建议,应明确组织结构、从碳盘查体系、碳交易体系、碳金融体系、低碳发展体系进行全方位构建。

下一步,完善碳市场,北京市中创碳投科技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认为:第一,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在全国碳市场运行逐渐成熟的基础上,探索并有序推进重点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上限;第二,处理好实际执行与监管的关系,使碳市场规则设计与目前的监管能力、监管体系相适应,二者同步渐进完善;第三,处理好碳市场与“双碳”目标的关系,“自上而下”合理制定碳配额总量,与“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有机协同。

责任编辑:何苗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