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

2018-06-04 10:34 来源 : 新华出版社        作者:[美]查尔斯·C.曼恩

分享至

这是一本放眼全世界的书,但我们要从一个小小的花园讲起。

20多年前,我读到了一篇新闻报道,说到本地大学生培育了100种不同的番茄,并欢迎人们来参观他们的杰作。我一向钟爱番茄,于是决定带上8岁的儿子前去探个究竟。站在大学的温室前,我惊诧不已:这么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番茄,真是平生闻所未闻!

一个学生拿了些样品给我们看,其中有个古砖色的超级大块头,果蒂周围呈大片的黑绿色,一口咬上去,浓烈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我的舌头。据学生介绍,它的名字叫作“图拉来的黑番茄”1,是19世纪乌克兰开发出来的老品种了,可称得上是番茄家族的“传家之宝”。

“还以为番茄的原产地都是墨西哥呢,”我说,“乌克兰人怎么会想到种番茄呢?”

学生交给我一份种子目录,其中包括番茄、智利胡椒和豆子(是一种辣椒里的豆子,不是我们常见的绿色豌豆)。三种作物均原产美洲,但目录上却出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多样品种:日本番茄、意大利辣椒、刚果豌豆。出于对那种外形奇异、口感鲜美的番茄的意犹未尽,我购买了一些种子,让它们在塑料花盆里抽了芽,又将幼苗移植到花园里悉心照顾,这些对我来说可都是破天荒的事。

当我开始对番茄做了一些研究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向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可真是大大地露了怯。番茄的原产地很可能不是墨西哥,而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当地还有一些野生的番茄品种,只是个头较小,能吃的就基本没有了。这些番茄是如何跑到乌克兰或者日本落地生根的,我们暂且不去深究,更令我感兴趣的是,番茄的老祖宗是如何跋山涉水从南美洲来到了墨西哥,又在那里种植员的培养下,变得更大、更红、(最重要的是)更好吃的呢?人们为什么要带着毫无用处的番茄漂洋过海?为什么南美洲人没有把番茄的功用发扬光大?墨西哥人又是如何四处奔波用番茄来换取他们的日常所需?

这些问题与我一直以来的兴趣点不谋而合: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作为《科学》杂志的记者,我与许多研究人员分享了我的新发现——关于美洲大陆土著社会的规模,以及它们的优越之处,并最终成就了我的新书《1491》,关于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之前的那段历史,其中一部分就承载于我花园里播种的那些番茄的DNA之中。

对于哥伦布之后的历史,我的番茄也多多少少参与其中。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带着番茄环游世界。非洲、亚洲的农民们在确认了这个奇怪的红疙瘩是无毒食品之后,也纷纷开始种植。不夸张地说,番茄的文化影响力已经遍及它的各个种植地。有时候这影响还真不是夸出来的——要是意大利南部没有了番茄酱,那可真没法想象!

说实话,对于番茄的移植除了丰富了人们的盘中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作用,我一直想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本由地理学家兼历史学家阿尔佛雷德·克罗斯比(Alfred Crosby)所著的平装书,名为《生态扩张主义》(Ecological Imperialism)。这一书名吸引了我,于是我拿起了这本书。第一句话便跃然眼前:“世界各地都遍布着欧洲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这需要有个解释。”

没错,大多数非洲人生活在非洲,大多数亚洲人世代定居亚洲,大多数原住美洲人从来没离开过美洲。只有欧洲后裔不惜远渡重洋到澳大利亚、美洲、南非等地繁衍生息。这成功的大迁徙究竟原因何在?这和在乌克兰种番茄一样,都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历史学家一直以欧洲人的优越性来解释欧洲人遍布世界各地的原因。他们认为与那些被征服、被殖民的地区相比,欧洲人拥有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船舶或武器。而克罗斯比则认为,欧洲人最大的优势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欧洲的船只航行于各个大洲之间,除了人员之外,总会有意无意地带上一些植物和动物。在哥伦布之后,分隔已久的各大洲的生态系统忽然相遇并融合,克罗斯比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玉米来到了非洲,甘薯被送到了东亚,马和苹果进入了美洲,大黄和桉树走向了欧洲。同时参与这一交换过程的还有数不清的昆虫、草种、细菌和病毒。

引发了哥伦布大交换的人们并不了解自己都做了什么,也没有刻意去安排什么,只是欧洲人的确通过这次交换使世界变了个模样。他们把美洲、亚洲和部分非洲都变成了欧洲的生态模式。他们在自己所创建的新环境中感到舒适无比——有时甚至比原住民还要自在一些。克罗斯比认为,正是这一生态系统的转变使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在赢得海外帝国的斗争中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

克罗斯比的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环境历史学。另外一个新领域:大西洋研究,着眼于大西洋两岸各国的互动和交流(对太平洋沿岸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研究方式)。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共同努力以一种全新的构想来描绘现代社会的互联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如今,我们用全球化这个术语来形容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密切交融。其实全球化从16世纪就已经起步了,那正是欧洲人迫切地想要加入亚洲如火如荼的贸易往来之时。正是这种欲望促使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扬帆起航。在19世纪之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过是转眼一瞬——商业贸易的发展已经将世界变成了单一的生态系统。而创造了这一系统的欧洲人也因此得以掌控政治权力长达数个世纪,并最终形成了当今的世界格局。我们的祖先们没有互联网,也不曾搭飞机旅行,不知转基因作物为何物,更不了解计算机化的国际证券交易。但是,当我们读起有关世界市场诞生的记述,其中对于全球化的褒贬众说纷纭,与当今无异,它既是巨大经济利益的创造者,也是生态和社会剧变的始作俑者。

哥伦布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新的研究结论告诉我们,无非是两个旧世界——如果把非洲看成是独立于欧亚大陆的话,那就是三个旧世界——的碰撞形成了单一的新世界。哥伦布的航行并非仅仅标志着新大陆的发现,而且还标志着新世界的创造,没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新世界。

至于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那正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了。

 

图书简介

《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

[美]查尔斯·C.曼恩|著

[美]丽贝卡·斯蒂福夫|改编

新华出版社|2018年5月第二次印刷

ISBN:978-7-5166-2801-0

定价:48.00元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在分离数亿年后首次相遇,伴随着之后的物种大交换、贸易、殖民和人口的大迁移,全球政治、经济、生态和资源等方面的交融,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书记述了1493年至今人类全球化进程中富有代表性的历史性事件,如不起眼的马铃薯是如何养活整个欧洲的穷人,然后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呢?橡胶生产如何变得产业化?疟疾、奴隶制和美国革命的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传说中的波托西金银山对中国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班牙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作者研究深入广博,语言清晰明确,富有启发性,为我们展现了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人类历史的大变革过程,并揭开了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之谜。

 

作者简介

查尔斯·C·曼恩 作者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大西洋月刊》《科学》《连线》杂志和《国家地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撰稿人。曼恩曾三次进入美国国家杂志奖决赛,被美国律师协会、美国物理研究会、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和兰南基金会授予过与写作相关的奖项。他曾出版的畅销书有:《1491:前哥伦布美洲启示录》和《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系统讲述了美洲的历史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全球化过程。

 

丽贝卡·斯蒂福夫 改编

丽贝卡是一位知名作家,但她更致力于为青少年读者编写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她已成功改编了数十种里程碑式的作品,包括: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贾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和查尔斯C.曼恩的畅销书《1491:前哥伦布美洲启示录》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

责任编辑:江文军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