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交易所诞生记

2018-11-08 08:48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单秀巧   原创

分享至

编者按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人类文明的升华紧随资本导向的步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燃起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梦想。

28年前,沪深交易所破茧而出,由此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幕。

第一批公开上市交易的股票、第一支封闭式基金、第一家期货公司、第一支股改股、第一支H股……无数个第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速度堪称奇迹,为改革开放奔腾画卷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中国财富网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资本市场NO.1,回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讲述令人激动、回味的资本故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之《资本市场NO.1》

改革大势,浩浩汤汤。

28年前沪深两大交易所的成立,正式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大幕。

筚路蓝缕,创业艰辛。

回顾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诞生历程,其中跌宕起伏的筹建细节、种种争议对决,都给今天徜徉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改革课”,那种不畏风险、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改革气魄至今仍令人深感敬佩。

上交所:“孔雀厅”里的红黄马甲

1984年,一篇名为“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的文章引爆金融界。这篇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20名研究生撰写的文章中第一次谈到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从而直接引发股份制热潮。

股票的概念真正闯入中国人的认知,或源于1986年。

(图片来源:摘选自《巨变》书中,经授权刊载。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那年,在人民大会堂,来北京出席中美金融研讨会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给邓小平带来了两件特殊的礼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出人意料的是,邓小平不仅收下了他的礼物,还回赠他一件更有意义的礼物:新中国刚刚上市的第一种股票,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公司的股票。邓小平此举,使得敏感的国际社会迅捷地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

(图片来源:摘选自《巨变》书中,经授权刊载。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1989年12月2日,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宣布,成立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三人领导小组”。

尽管如此,当时人们对证券交易所的思想认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人还在争议交易所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但显然,资本市场的步伐已然不可阻挡。

“三人领导小组”之一的龚浩成曾回忆称,筹建上交所的标志性事件是1989年12月2日上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金融问题。那次会议讨论研究了“引进外资”和“是否办证券交易所”的问题。“后来,朱镕基宣布建立三人小组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朱镕基直接指挥。”

(图为龚浩成 图片来源:东方网)

筹办的过程自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使得很多偶然成为了后来的制度。比如红黄马甲制度。

如今,尽管上海证交所的交易基本上全部实现了交易席位无形化的方式,但仍保留了交易大厅和一小部分B股的有形交易席位,在上海证交所的交易大厅里仍旧可以见到红黄马甲的身影。红马甲是券商的交易员,黄马甲是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很多人以为是遵循国际惯例,殊不知具有中国特色的红黄马甲制度的出现其实是为节省成本定下来的,极其偶然。

(图为当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壮观的红马甲席位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回忆称,黄马甲的出现其实是个误会,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定址后的装修色彩为冷色调,如果交易人员穿红色,那么整个市场的色彩比较鲜艳,气氛就显得比较有活力。结果负责服装的同志去买布做马甲的时候,看黄颜色比红颜色好,就自己擅自决定买了黄布。但是黄布并不符合要求,只好重新买红布去做。到交易所开业的时候,因为已经做了几件黄马甲,为避免浪费,临时决定交易所管理人员穿黄马甲。一次错误的购买才产生了后来的红黄马甲。因而,全世界的证券交易所里,只有中国有红黄马甲之分。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成立,选址浦江饭店孔雀厅。而这个当时作为餐厅的孔雀厅因此暂时终止了对外营业。正是孔雀厅的“沉睡”,换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觉醒。

(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的旧址浦江饭店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深交所:“先生孩子后领证”的背后

伴随着资本市场一路飞奔,关于“深交所与上交所谁先成立?”的争议一直未曾有定论。在此我们不再争议这个问题的答案,想介绍的是之所以有此争议,则是源于深交所的成立还有一段被民间俗称“先生孩子后领证”的故事。而至于为什么深交所是先开市,后拿到批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市老五股”发疯、暴涨、黑市。

众所周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深圳就出现了股票市场。以著名的“深市老五股”为代表的股票交易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之初极具活力的地方,产生了极大的磁力,魔幻般地吸引着人们。那时候流传最直观的消息就是“深圳的股市能赚钱!”也就是在1990年,“深圳老五股”激发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股票买卖狂潮。

这种市场异想不到的狂热使得人们投资意识突然增强,市场供不应求,交易异常活跃。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年成交量1-3月为3600万元,4月3100万元,5月份已达1.17亿元,6月份骤增至2.6亿元,上半年达到4.44亿元。“深市老五股”股票已进入供不应求阶段。而一些先前被视为“疯子”、“傻子”的人们,很快都成了十几万、几十万元富翁。    据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刘鸿儒当年的调查统计,到1990年4月,深圳发展银行股票价格为每股176.78元,比发行价格上涨了784%;4月拆股后,6月末又上涨到每股24.85元,比4月时的价格上涨598%。截至6月底,其他几种股票的上涨情况是:金田股票每股83元,比发行价格上涨730%;万科股票每股7.13元,比发行价格上涨613%;安达股票每股8.76元,比发行价格上涨776%;原野股票每股53.21元,比发行价格上涨432%。(见《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刘鸿儒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图片来源:7788收藏)

(图片来源:7788收藏)

(图片来源:7788收藏)

(图片来源:7788收藏)

(图片来源:7788收藏)

这还催生了黑市的产生,许多人白天在证券营业部买不到,晚上就在荔枝公园北面园岭小区的特区证券部周围自发形成一个黑市。一边,月光下,树影中,人头攒动,在进行频繁的股票黑市交易;一边是政府宣传车的高音喇叭告诫人们“小心受骗,不要参与股票黑市交易”。

“深市老五股”这种空前的疯狂,引起了深圳市政府极大的不安。因此,尽快成立深交所,并将这些交易移进交易所进行规范成为深圳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据深圳特区报2000年8月28日一篇文章称,前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回忆深交所建立时提到,1990年11月22日,李灏与当时的市长郑良玉、副市长张鸿义以及市人行负责人王喜义等一道,来到了位于国投大厦15楼的交易所筹备办公室。“那天,我们是去现场办公,准备研究解决交易所筹建和开业的紧迫问题。”李灏对当日的情景记忆犹新:“一进门,我就向筹备小组负责人王建、禹国刚询问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他们说一切就绪,马上就能开业。我又问为什么不开业,他们说尚未接到主管机关的批文。我告诉他们,既然股票黑市盛行,急待实行集中规范交易,而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明天就开始试营业,手续由市里申请补办。后来大家商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再好好准备一下,就这样,交易所试营业的日子又往后推迟了几天。”

(图片来源:摘选自《巨变》书中,经授权刊载。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也因此,在回顾中国证券发展史时,人们常常这样比喻:深交所是先生孩子后领证。虽是趣谈,却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再出发:资本大国全球化将不断深入

没有老师,也没有历史包袱,在“试一试”中,中国成立证券交易所这个巨大的开创性工作至此基本成型。而中国证券市场初步完成从无到有,从疯狂到规范的蜕变,其发展并非一路坦途,改革也避免不了跌宕。好在,这期间一直坚定不移推进的,是改革和开放。

28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在上交所、证交所挂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诸多大行业或者细分行业的龙头。而两大交易所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市场规模已今非昔比。

备受关注的是,与制度建设和改革同步,两大交易所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步伐也在提速。2018年5月31日,沪深交易所及MSCI在上海联合举办“A股纳入MSCI启动活动”,共同见证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10月16日,上交所与泛欧交易所在上交所交易大厅成功举办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泛欧市场推广活动。10月11日至15日,深交所分别与莫斯科交易所、华沙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市场培育、产品研发和创新资本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这一系列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协议将助力我国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将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两大交易所探索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之路的脚步从未停歇。

未来,两大交易所也将积极参与全球交易所行业治理,充分发挥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辐射力。

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两大交易所必将肩负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责任编辑:储继军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