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产业资本正在跑步加速入场

2018-07-25 06:12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覃秘

分享至

东百集团控股股东福建丰琪投资拟通过要约方式收购公司5%股份;新华百货股东物美控股拟以要约方式收购不高于6%的公司股份;此前,水井坊、宁波中百等近10家公司的股东已相继发出要约邀请……

“要约的频繁出现,表明以主要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正在加速入场。”有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认为。

另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58家公司的主要股东(持股5%以上)增持自家股份,增持总金额超过336亿元。其中,股东增持比例达到“举牌线”的上市公司达到35家,新南洋等多家公司更是被举牌2次。“产业资本出手相当积极。”业界如此评价。

11家公司股东发出要约

受控股股东要约收购消息的刺激,东百集团股价昨日涨停。“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很高,这种情况下的要约,要么是真的对股价很认可,看好公司的未来;要么是为其他的运作做准备。”有券商研究员称。

据查询,丰琪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施章峰目前合计持有东百集团47.6%股份,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到52.6%。本次要约收购价格为6.80元/股,较要约发出当天公司收盘价高出近20%。公开信息显示,今年5月3日至7月10日,施章峰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792.6万股,占总股本的1.996%。

和东百集团相比,多数发起要约收购的股东用意则要明显得多。譬如新华百货,物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持股34.93%,宝银系合计持股32.19%,为巩固控股权,物美集团有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的需要。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有11家公司的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剔除已经宣告失败的3例,有5家涉及控股权的争夺,包括汉商集团、爱建集团、钱江水利、宁波中百和新华百货。

有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不佳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价值低估的可能,同时小股东也有更大的出售意愿,通过发起部分要约,可以在付出较低溢价率的前提下,获得更多上市公司的股份。

35家公司被举牌47次

和要约收购相比,更多的股东还是倾向于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其中部分股东的买入量达到了举牌线。

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5家公司被举牌,举牌总次数达到47次。

最近被举牌的一家热门公司是兆新股份。据披露,7月11日至7月17日,短短一周时间内,深圳宝信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4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据查询,深圳宝信的股东是香港宝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金投资(集团)对交大昂立的连续举牌也颇具看点。据披露,至今年1月8日,中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已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交大昂立5%股份;至今年5月4日,合计持股比例达到10%。据7月13日发布的增持计划完成公告,中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4.97%。

格力电器对海立股份的持续举牌,则可以归结为谋求产业协同效应。据披露,至今年7月4日,格力电器对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0%。格力电器表示,增持旨在扩充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优质资源,打造产业链更加齐全的国际化企业。据披露,格力电器与海立股份有紧密的业务关系。

还有一些举牌则来自大股东的增持,典型的如*ST友好。

7月12日,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大商集团自5月8日至7月11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5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持股比例由20%提升至25%。大商集团表示,增持可以进一步巩固控股地位。对照大商集团当初入主时的价格来看,增持也有利于摊低成本。

和大商集团类似,一批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在今年采取了增持行动。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两市合计有458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实施了增持,合计增持金额达到336亿元。

如东阿阿胶,去年11月底至今年2月,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投资累计增持1.87%公司股份,耗资6.9亿元;另如三安光电,今年5月以来公司控股股东三安集团已累计增持0.75%的公司股份,增持金额6.22亿元。

产业资本看重中长期价值

如何看待产业资本的增持?“通常意义上来说,产业资本对于行业、公司股票价值的理解,比普通投资者更加深刻,他们的行动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有券商研究员认为,对于处于弱势行情或者持续下跌的公司股票而言,产业资本出手增持,有利于公司股价的企稳。

“最大的意义,我认为是产业资本对A股投资价值的认可。从估值的角度来讲,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比较低,适合进行中长期布局。”该研究员认为,产业资本的增持价格可以作为投资者作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有一种说法叫跟着产业资本抄底,个人觉得这种认识还是有偏差的。”长江证券一位投资顾问表示,产业资本出手往往会比较谨慎,但此时是否就是市场的底部则很难说,“产业资本浮亏严重的案例也不少。”

“如果要跟随产业资本进行投资,需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因为产业资本的投资周期往往比较长,不是特别在乎短期内股价的波动。”该投资顾问提醒,由于风格不一样,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到长期坚守,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跟随策略能否成功。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